以色列候鳥重鎮胡拉谷 春秋過境逾5億隻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以色列候鳥重鎮胡拉谷 春秋過境逾5億隻

2009年11月10日
摘錄自2009年11月9日公共電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以色列位在歐亞非三大州、候鳥遷徙的要衝。每年的春秋兩季,都有超過五億隻的候鳥過境。原本,以色列在建國之初大興土木,破壞了生態,造成候鳥不來,少了天然肥料,農業收成一落千丈,最後政府改變了政策,找到了跟候鳥共生的方法,才取得雙方生存的平衡。

50年前以色列在建國之初大興土木,農人抽乾了胡拉湖的水,要改做農地,但是事情發展不盡人意,溼地成了乾泥,也因為候鳥不來了、少了天然肥料,農業收成反而一落千丈;後來驚覺政策失誤,開始重新尋找人類活動和自然生態間脆弱的平衡點,於是興建了90公里長的運河重新提高湖水水位,果然讓荒地變良田,候鳥也重新回到胡拉谷。

但問題來了,每次一到候鳥季,穀物就會慘遭秒殺,為了保護脆弱的生態系統,當地開始發展候鳥餵食計畫,農夫會撥出部份農地供候鳥食用,還利用鳥禽獵食天性,在田間建立鳥巢,來抓老鼠;結果還有意外收穫,因為歐盟提高農業標準,他們用鳥禽捕鼠的計畫大大減少了化學藥劑的使用,作物價格雖然比較高,但是出口不減反增,讓人類活動和自然生態之間不再是你死我亡的緊張對立,而是互惠互利的共生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