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像秘雕的舞虻 | 環境資訊中心
攝影賞析

外觀像秘雕的舞虻

2009年11月15日
作者:楊家旺


【外觀像秘雕的舞虻】2008.12.28 攝於大潭仔

這種虻的體積很小,身長大約只有0.5公分。很少有圖鑑收錄牠,但我在《嘎嘎昆蟲網》裏,發現了兩類外觀很像牠的昆蟲:一種是小頭虻,一種是舞虻。兩者再細細比對,我覺得我拍到的這隻0.5cm小虻,比較像嘎嘎所說的某一種舞虻,而非小頭虻。

這種舞虻的體積雖然很小,但是牠的外觀和習性很快地就吸引了我。牠的外觀最奇特之處在於朝背面隆起的胸部,讓我聯想到小時候愛看的布袋戲,【雲州大儒俠】裏的其中一個角色,秘雕。這位其貌不揚的角色,卻是武林高手,武功非凡。秘雕是一位駝背很嚴重的奇人,他的背總是隆高,超過他的頭,就像這隻舞虻的外觀一樣。

這種舞虻還有一個習性,牠總是喜歡停棲在草葉或莖條的末端,六隻腳縮在一起似地站在一個小小的點,格外地展現優雅的站姿與氣質。

牠的外觀也讓我聯想到《莊子.人間世》裏的一位叫支離疏的人物:「支離疏者,頤隱於臍,肩高於頂,會撮指天,五管在上,兩髀為脇,挫鍼治繲,足以糊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則支離攘臂而遊於其間;上有大役,則支離以有常疾不受功;上與病者粟,則受三鐘與十束薪。夫支離其形者,猶足以養其身,終其天年,又況支離其德者乎?」支離疏的長相甚怪異,下巴幾乎貼近肚臍,兩肩高過頭頂,是個嚴重駝背的、其貌不揚的怪人。可是就因為這外觀長相,讓支離疏在逢戰役要徵兵時總不會徵他,每逢官府要徵苦役勞動時也輪不到他,若要分糧救濟貧弱之人時,往往又有他的份。換言之,表面上看去,支離疏的長相外觀是非常不幸的,就實際的遭遇來看,他又往往因這樣的外觀而能逢凶化吉。可以說看似無用的,未必無用,甚至可能發揮莫大的作用!

這樣一隻小小的,身長不到一公分的傢伙,卻可能帶給昆蟲觀察者一些意外的幫助,免於被蚊子叮咬的幫助。在森林裏觀察時,蚊子的數量若多到揮之不去,趕之不絕時,往往讓修養再好的昆蟲觀察者也免不了要心浮氣躁。許多昆蟲觀察者,由於常年出入山林,對蚊子的叮咬,若數量少,早已視而不見,任其索血。且,叮咬後的小小凸腫,對昆蟲觀察家來說,往往已如免疫般在短短幾小時內就會自動消腫,故而往往不以為意。不過,若觀察時,不時有數量龐大的蚊子來襲,就不免會影響到觀察時的心境。試想,只要持著相機對焦某一昆蟲的短短幾秒時間,就會有數十隻蚊子停在不動的手臂與臉上,牠們拼命朝昆蟲觀察家抽血,抽完血後又會造成皮膚奇癢的感覺,確實不好受。

然而這種小小的舞虻,就如同照片裏的,牠會捕食蚊子,讓蚊子的數量維持在一種能與昆蟲觀察家和平共處的數量。就某個角度來說,也許也可稱為幫助整個生態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就這角度來看,昆蟲觀察家持相機對焦某一昆蟲時,停憩在手上和臉上的蚊子數量,不失為一種測量生態平衡的指標。

其實,生態系是一個複雜而交錯的穩定平衡。任一種生物,都必然扮演了某一種維繫平衡的角色。換言之,任一物種的消失,不免瓦解了生態系的某一個平衡點。這失衡,將引發一連串的物種棲位重新面臨競爭的境況。然而,要演化出一次新的平衡,往往需要的可能是數萬年,甚至數百萬年的時間才能達到。所以,當物種的滅絕的數量一時間爆發時,生態系將面臨不可收拾的崩解命運。

在這種思維下,一隻體積不到一立方公分的舞虻,所扮演的角色絕不容以體積的微不足道來小覷牠,牠所扮演的角色很可能舉足輕重,一如渺小的病毒或細菌竟能摧毀一具人體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