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形來了!環境污染指標生物:多毛類(下)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異形來了!環境污染指標生物:多毛類(下)

2009年11月12日
作者:黃元照(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珊瑚礁演化生態遺傳實驗室;台大海洋研究所漁業及海洋生物組博士資格候選人)

異形確實存在地球!有一種專棲於水中底質的多毛類,以尖刺、觸鬚等千變萬化的造型,成為電影或動畫的靈感來源。這些樣貌駭人的生物,還有一項特異功能:成為水質污染指標!

多毛類小頭蟲科;圖片提供:謝蕙蓮行政院環保署曾於1992年提出「台灣河川底棲生物手冊」,並以底棲生物相作為水質污染指標,分未(稍)受污染、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及嚴重污染四級。由於污染物質在生物體的累積具有時間性,即便廢水污染源曾短暫消失或是減緩時,仍忠實的紀錄累積在生物體內。其中的貧毛類(顫蚓類)、多毛類(小頭蟲科)都名列於嚴重污染水域的生物指標。

只是實際應用底棲生物作為環境污染偵測指標的環保單位趨近於零;大多數是由學術單位分析使用。例如台南市原台鹼安順廠舊廠址之海水貯水池之底質多氯戴奧辛/呋喃平均濃度,為目前已知全世界戴奧辛污染最嚴重的區域。2003年行政院環保署針對附近地區之居民進行體內檢測,並驗出高濃度之戴奧辛。2004年成功大學也檢驗出其中的蝦、蟹、魚、鳥類體內含大量戴奧辛。2005年更進一步分析其中底質內的小型底棲無脊椎動物,發現多毛類生物亦內含高單位的戴奧辛。這一連串的分析更加驗證戴奧辛可能經由最底層的碎屑食物鏈,逐漸累積在高營養階層的捕食者及人類體內。

多毛類生物也常被使用為海洋環境的長期污染評估及偵測的指標。例如海上箱網養殖。近三十年來,由於過度捕撈以及人類對於海洋漁產的需求大增,歐美各國便於海上設立箱網,飼養超量的魚類來供應漁獲。但是過量餵飼的殘餌以及飼養生物的排泄物長期累積在箱網正下方,造成了水質污染、水體混濁,甚至導致過多有機物質堆積於底質,並產生缺氧狀態。

多毛類華美盤管蟲的白色穴居蟲管;攝影:黃元照由於多毛類中的小頭蟲科(Capitellidae sp.)及絲鰓蟲科(Cirratulidae sp.)耐污性高、適應力強。能夠在短時間內淘汰其他生物體,並且在箱網下的底質大量繁生;此類生物也常被稱為「機會物種」(opportunistic species)。目前於澎湖馬公本島鄰近海域的箱網養殖具有悠久的歷史,相關漁政管理單位卻鮮少針對該養殖海域及底質進行調查。經由2007年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昭倫教授與台大海洋所博士班學生黃元照的研究結果顯示,長期的水質污染已進而影響到其底質的有機質堆積,造成箱網養殖區下方大量出現高耐污性多毛類,甚至也影響到臨近珊瑚礁區的底棲生物群聚組成。

解決此一污染的方式,不外乎縮小養殖海域面積、實行海域分區養殖,抑或減少養殖生物數量。但是實際操作面上仍須考量漁政單位及漁民現實經濟,環境的改善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電影、動畫中造型多變的外星怪獸,雖因長相恐怖、嚇人、為非作歹,最後要不被直接消滅,要不短暫消失為下一集影片預作伏筆,但無論如何,自始至終都是引人注目的焦點。然而,確實生活在我們周遭環境的這些環節動物,儘管其貌不揚,或是奇形異狀、青面獠牙,也因為嬌小的體型不易觀察,在台灣並沒有太多專門的科學研究學者對此著墨心力,相對其他國家,更缺乏本土的科學文獻及研究紀錄,更重要的是缺乏媒體關注,讓這類生物在社會大眾眼裡失寵。

在台灣的物種保育及生態研究世界裡,社會大眾和多數學生都會將保育焦點放在體型較大或具有獨特性的物種上,尤其大型哺乳類。此外,台灣是一個擁有豐富多樣化棲地的島嶼國家,由於社會大眾容易接觸及親近這些高山、丘陵、平原等陸域環境,大家也因此對於陸域生態較為熟悉。但是偏屬冷門的海洋生態保育,除了每年各地方大舉觀光旗幟而舉辦的海洋漁業文化季、海鮮節等之外,大多數的台灣人民的海洋概念仍然一知半解。

其實,海洋的世界裡,除了教科書中的大洋、深海、珊瑚礁生態系之外,都會區裡每到假日都人山人海的海陸交會地帶:紅樹林、河口、沙泥灘潮間帶等區域都包含在其中,也都值得我們用另一種心情跟角度去看待。因為這些感覺有點髒、有點臭的河口泥灘棲地,為我們吸納我們所排放的污染廢水,甚至幫我們過濾了這一切的髒與臭。而這些生活在爛泥中,長相可能不討人喜歡的小型無脊椎動物也默默的生活於此並紀錄這一切。也許今天是第一次了解這些生物,也請別忘記,台灣擁有的多樣化生物都有其獨特與重要性,生態系統的功能維繫並沒有明星,也沒有主角或是配角,所有的生物在台灣這個舞台上,都是幕前也是幕後最重要、也不可缺少的那一個唯一。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