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克颱風釀成八八水災,造成南部多處橋墩斷裂、村莊淹沒或被迫遷村、山河變色,「台灣水學論壇」結合NGO、學界與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經由對話、提出台灣治水的新思惟與國土規劃空間人文想像,第三場會議昨(25)日於屏東召開,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林朝成開幕時表示,希望可以聆聽地方和原住民的聲音,並且提供和政府的對話平台。
遷不遷村及繁瑣的行政流程 影響重建進度
屏東縣為本次風災中受創最重的縣市之一,縣政府機要秘書黃麗霞公布目前縣府重建工作的進度,以及補助的金額數據,並於會中表示,目前重建工作最大的挑戰是林邊溪的整治。根據水利署兩週前公布位於林邊溪上游的太武測站的雨量統計數據,8月8日前後的雨量高峰竟達3700公釐,對林邊溪的衝擊非常大,目前林邊溪上游的來義山區仍有土石堆積,威脅村莊的安全,而來義是否要遷村,仍無定論,這也是影響河川整治工作進度的原因之一。黃麗霞也不諱言指出,繁瑣的行政流程導致工程發包和採購流程的時間延宕,少則4-5個月,多則拖達10個月,嚴重影響重建進度。
原住民遷村? 政府民間落差大
莫拉克風災中,魯凱族群聚居的霧台鄉嚴重受損,交通要道台24線也柔腸寸斷。為了居民安全,政府緊急進行災後重建和遷村工作,但原住民對於遷村意願如何?
大仁科技大學觀光事業系系主任台邦‧撒沙勒接受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的委託,針對485名霧台鄉居民進行遷村意願調查,研究發現,受訪鄉民不願意遷村者居多,有232人,佔47.84%,也希望山上房子和土地的所有權保持不變。政府如果進行原住民保留地造林工作,希望可以獲得獎勵金和就業機會。
台邦‧撒沙勒表示,目前縣府委託社福團體協助居民進行遷村工作,似乎沒有重視原住民真正的需求,對於山林的復育及未來的就業規劃也沒有提出相關的規劃,讓原住民生活陷入恐慌中。台邦提出「山林學院」構想,希望可以在這次的重建工作中進行試辦,除了復育山林的生物多樣性,也可以培訓部落人才。
林邊養殖漁業的未來?
莫拉克颱風創造近250年頻率洪峰,造成林邊溪多處提防潰堤、河道中的漂流墓、土石泥漿湧入房屋和養殖池中。當年因超抽地下,造成地層下陷的林邊養殖區,受創特別嚴重,估計受損魚池面積約1000公頃,漁業損失達17億5千多萬元。養殖漁業的未來該如何走下去?
八八社區再造聯盟執行長周克任表示,養殖是造成林邊地層下陷的原罪,但如果一直將解決焦點放在「地層下陷」這個主題上,養殖業的復育規模會縮小,甚至會消失。周克任說,林邊溪流域目前屬於台糖農場3000多公頃土地,可逐一劃為洪氾與地下水保育區,透過區段徵收設置為各種滯洪兼補注地下水的水利設施,例如人工湖、平地森林間的人工溝渠或補注井等,將可大幅減少地層下陷區的溢堤淹水,也相對降低潰堤的風險。
周克任也直指,政府簽訂MOU,銀行業並非如中央政府所宣告和規劃的提供養殖業者貸款額度,而且如和中國大陸簽訂ECFA後,養殖品的進口,對台灣養殖業的衝擊,負面大於正面。養殖區中最具全球技術競爭力的並非養殖,而是繁殖種苗或是幼魚養殖,這些技術的保護與存續,也關係著台灣養殖業的核心命脈。周執行長因此建議政府應朝此方向給予輔導,復育與環境共存的養殖漁業,並且將核心技術留在台灣,提升產業競爭力。
未來預防整治工程的全球思考
長久一來,治水規劃都秉持著「準確」精神與「不可預測性」原則,估算風險、計算降雨量及降雨強度等,但面對不確定性質的「氣候變遷」,以及被各種政治權力所交雜穿透的「土地管理」,這些原則都已經失效。而近幾年台灣的洪流開始出現大量漂流木,與橋樑(橋墩)形成通水河道的不確定因素,使的橋樑設計與洪水變化增加不可測的因素。美濃農村田野學會溫仲良表示,「氣候的不確定性」是政治遁詞,水患治理本身不僅是水利工程的問題,而是國土規劃與發展的問題。他提出水利界必須重新思考「人定勝天」,以及「遇山修路、遇河架橋」兩句話,也建議政府必須在「有限實測資料」下,進行「不確定未來的空間規範與土地管理」。
面對溫仲良的直擊,身為水利工程界的一員台大水工所研究員簡振和也不諱言,這是「工程界的傲慢」,也是水利工程技術的挑戰。以往水利界的思考模式是,橋斷了,蓋更堅固的橋,提防壞了,蓋更堅固的提防,但仔細想想,我們真的需要這些設施嗎?簡振和表示,水患治理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我們應該給河流更多的緩衝空間。並指出,基礎資料的蒐集和累積,可提升洪水預報的準確性,未來應加強公民參與,讓水利界也能多聽聽大家的聲音。
國土規劃的重要及專業人才的投入
儘管莫拉克已遠颺,在氣旋與對流的作用下早就煙消雲散;但是莫拉克所留下的災害景象深深烙印在台灣人民心中,後續繁重的重建工作也馬不停蹄地在進行中。余紀忠文教基金會董事長余範英指出,水患治理牽涉到整個國土規劃,必須有規劃專業的團體投入,透過不斷地溝通、跨部門的合作,也呼籲中央訂定政策支持,並且提出產業未來的走向。黃麗霞也期盼更多專業團體和人才的加入,才能讓重建工作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