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銀行」助推中國碳減排行動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森林銀行」助推中國碳減排行動

2009年12月11日
摘錄自2009年12月6日新華網貴陽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雷山地處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上游,曾是中國西部生態最敏感、最脆弱的地區之一。由於政府出資封山育林、退耕還林,如今此處七成土地已被濃密的森林覆蓋,比10年前增長了11個百分點。

雷山從2007年開始對轄區內一部分森林實行「林權改革」,即把集體所有的林地交給農戶長期承包經營。迄今雷山已有19萬農戶獲得了,「林權證」,涉及8.45萬公頃森林。

雷山縣林業局副局長李天佑說,這好比建了一個「森林銀行」,通過政府發放生態效益補償金、合理採伐、林間養殖、生態旅遊等,讓樹木為農民長期創造財富,「種樹相當於儲蓄,他們種樹護林的積極性自然提高了」。

在長江、黃河、瀾滄江三大江河的發源地青海省,林權改革同樣受到當地農牧民的歡迎。明年青海省將有146萬公頃的集體林地分到農牧民手中,在70年承包期內,他們都會有一個穩定的增值預期。

青海省林業局官員黃江勇說:「發給林農的公益林(即用於生態保護等目的而禁止砍伐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金,已從每畝5元增加到10元。承包林地多的農牧民家庭,每年最多可拿到5萬元。」

但難題依然存在,由於生態保護被嚴格執行,原先繁榮的木材加工業已衰弱,旅遊業轉而成為主導產業。但政府提供的生態效益補償金還是偏少,遠遠抵不上賣木材的收入。目前僅有少數居民通過開餐館、「農家樂」等富裕起來,很多原來以木材加工為生的居民收入大幅下降。

雷山縣的困境是發展中國家在環境保護中遭遇的一個縮影。發展中國家放棄了傳統致富模式後,如何找到替代性的發展方式,以及如何補償因環境保護而受到的經濟損失,正是哥本哈根峰會上各方激辯的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