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2日
摘錄自2009年12月22日工商時報台中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離島的海水淡化廠,將成為澎湖、金門,及馬祖等地用水的主要供應來源之一,將盡量不再仰賴台灣運水支援。經濟部水利署昨(21)日透露,包括澎湖的馬公烏崁、望安,及馬祖的南竿等地,2010年將有新的海水淡化廠加入營運,藉以擴大當地海水淡化廠的營運規模。
水利署表示,離島地區,因天然水資源缺乏,只能利用天然降雨,經截流儲存在湖庫裡,作為自來水的原始水源,但此水源距離滿足當地的公共給水需求,還有段距離,且離島運水成本頗高,因而墊高離島地區的供水成本。以高雄運水至澎湖為例,每噸約160元;由台中運水至金門,每噸約700元;由基隆運水至馬祖約450元,使得離島的海水淡化廠,可望成為穩定當地民生用水的主力。
為增加馬祖南竿的海水淡化廠供水量,經濟部水利署計畫補助經費,再新增一處南竿海水淡化廠,規畫每日產水量為950噸,最快99年11月正式產水。 而澎湖目前正在興建中的海水淡化廠,包括馬公5,500噸的海水淡化廠,及望安400噸的海水淡化廠整建案,兩案均將趕於民國99年落成。
至於已營運中的大金門2,000噸的海水淡化廠,將規畫功能改善暨擴建機組計畫,希望整廠每日產水量,可提高至4,000噸,該項修正計畫,已陳報行政院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