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動車、省電燈泡到超大型風力發電機;當代一些最環保的技術,都需要「稀土金屬」做為材料。全球對這類物質的需求正迅速上升。
然而,這些元素來幾乎全來自中國-該國礦業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且該產業也被犯罪集團所操控。
西方國家擔心中國這種近乎壟斷的情況,這可能使得該國掌控未來技術。
廣東省的古雲鎮,是一個被蔥鬱竹林和香蕉樹圍繞的一個小村莊。在這可以看到環境破壞的傷痕。在荒蕪的粘土地上,紅褐色痕跡劃過狹谷和無生命力的土地。這兒曾是翠綠的稻田。
礦工刮去表土,用鐵鍬將閃著金色斑點的黏土挖入土溝,再以酸性溶液提煉稀土金屬。這些酸液最終沖刷進溪流,破壞了稻田、魚塭並汙染供水水源。
當地的稀土礦藏在3年內就開採殆盡。然而,即使在礦井關閉十年後,仍無人試圖耕種下游的稻田。附近的山丘上仍有生產如「鏑」、「铽」等重稀土金屬的小礦場運作著。
鏑和铽兩種重稀土金屬,特別供不應求。主要因為它們近來成為綠色能源產品的關鍵成分。少量的鏑可讓電動車的磁鐵部分減少90%重量;而铽有助於減少燈泡耗電量的80%。
世上99%的铽和鏑來自中國;而中國大多數的產區則集中於約粵北及江西200多個礦區。
業界人士表示,半數的重稀土礦場領有許可證,另一半則是非法營業。但即使是法律許可的礦區,往往仍造成環境危破壞。
重稀土金屬的國外買家表示,他們無從得知,這些從中國購買的礦產,有多少比例來自負責任的礦業。此外,至多一半從中國出口的重稀土都是非法走私。
未來數年,重稀土的最大用戶可能是大型風力發電機業者,因為未來的風機塔將越來越高,而5噸重的發電機頂端需要更輕的磁鐵。全球最大的風力渦輪機製造商--丹麥「維斯塔斯」(Vestas)表示,下一代風機的原型採用鏑,且該公司正在研究該物質供應的永續性。
開發商希望在加拿大,南非和澳洲開礦。但要達到大規模生產還要數年之久,且僅能產出有限的輕稀土金屬。而產出重稀土很有可能因風能產業不斷增長的需求,被搶訂一空。
全文及圖片詳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