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常被質疑是一種人為意志凌駕於自然之上的表現。不過在屏東霧台的達巴里蘭有個魯凱家族,「造林」卻和一般的「造林」方式大不相同,充滿了尊重森林的智慧。
八八風災後,屏東縣霧台山區崩塌,道路處處柔腸寸斷。不過在霧台神山部落Dresedrese和Sula夫婦的家裡,一群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還是興奮的討論明天的行程,她們要前往的地方,是這對夫婦和她們的獵人「老爸」,用心經營的「達巴里蘭」生態保育區。
大家忙碌整裝出發,隨著資深魯凱獵人「老爸」的腳步,步行進入達巴里蘭。雖然距離風災已經快要四個月,沿路還是可以看見處處崩塌。因此本來可以通車的路途,變成大夥的體力測驗,爬上爬下,花了四個多小時,才能到達巴里蘭。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崩塌?對土地有深入了解的Sula指出,當地伐木情形嚴重,居民仰賴木材作為經濟補貼,但是砍樹為家園帶來負面影響,老爸一家人於是更積極從事生態保育,堅決不砍樹,要守護傳統區域的森林。
十三年前,他們在自己原本種小米、芋頭的土地上停止農事,開始種樹。依循魯凱族傳統,種植農作物時,不會完全清空地表的森林,然後在土地原有的森林下補種小苗,經過幾年的細心呵護,樹慢慢大了,森林生態也豐富了起來。
達巴里蘭在魯凱的族語裡,有「希望」的意思。老爸一家人告訴我們許多這片森林和周遭動植物的關係,也讓我們對於人類可以怎樣和大自然、動植物和諧相處,多了一點想像,也多了點希望。
側記
「單一樹種的樹林有什麼缺點」?原本我只知道純林容易有病蟲害的問題,但老爸卻用簡單而清晰的語言,告訴我各種樹木開花、結果各有時序,而倚賴花果為食的動物,也因此得以生存。想像一片單一樹種純林,在短時間內一次開花結果,那麼在這之後,動物要吃什麼?光是如此簡單的例子,就充滿了森林生態彼此息息相關的大智慧,引人無限深省。
※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