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02月24日
摘錄自2010年2月24日台灣新生報高雄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海管處表示,紅喉鶲Ficedula parva成鳥體長約12公分,主要棲息在黑龍江以北西伯利亞低海拔林緣地帶,在冬季則飛行遷移到大陸東南沿海及中南半島地區避冬,食性以捕食昆蟲為生,在東沙島鳥類調查研究中,僅高雄市野鳥學會於2009年9月觀測到紅喉鶲一次,可惜當時未能拍攝影像紀錄,這次海管處保育研究人員觀測拍攝影像紀錄實屬難得。歷年在東沙島對鳥類的調查研究報告中,鳥類紀錄已達231種,由於東沙島陸域面積僅174公頃,在如此狹小島嶼匯聚如此龐大鳥種停留,顯示東沙島在東亞太平洋區域候鳥遷移路徑上具有重要地位。
海管處表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除持續進行陸域保育工作外,未來將工作重點放在海域珊瑚礁生態系、海洋生物調查及保育工作,並建立海洋研究站,規劃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成為熱帶海洋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