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公約開議 聚焦黑鮪象牙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華盛頓公約開議 聚焦黑鮪象牙

2010年03月15日
摘錄自2010年3月14日自由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為期兩週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又稱華盛頓公約)締約國大會,13日在卡達杜哈開幕,有關象牙販售及可能落實的禁止黑鮪魚交易列為議程之首。大會若表決禁止諸如黑鮪魚等高利潤魚種交易,將創下歷史先例。

國際間在1989年禁止象牙交易,但被視為擁有優良的大象庫存管理及追蹤象牙制度的國家,確曾獲准出售政府託賣貨品。尚比亞與坦尚尼亞現正設法取得再一次銷售的批准。但由肯亞與馬利為首的其他非洲國家,希望對所有象牙出口均實施二十年的禁令。它們主張,合法交易反而助長盜獵,而近年來盜獵行為也確實增加。

「大象交易資訊系統」(ETIS)的資料顯示,查獲非法象牙的比率在2004年開始大幅攀升,正好就在2007年授權最後一次合法象牙販售前。ETIS經理密里坎建議那些希望抑制象牙交易的非洲國家,最好加強對盜獵者與交易商的查緝,至於身為主要非法象牙市場的中國,則應遵守承諾對付走私集團。

CITES表決禁止大西洋黑鮪魚國際交易的機率在本週大幅提高,因為歐盟在歷經數月角力後決定給予支持。目前美國與歐盟都支持禁止黑鮪魚交易的提案,但日本則表態反對。保育團體主張,由於參與此一產業的政府允許濫捕,導致該物種的存活瀕臨危機,查禁有其必要。保育團體也主張,暫時禁捕黑鮪魚最終將帶來更多的漁獲量。

保育團體也希望此次大會能加強對於鯊魚、珊瑚礁、北極熊、蜥蜴與兩棲類動物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