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作天敵蚜蟲 台大發現致死基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農作天敵蚜蟲 台大發現致死基因

2010年03月23日
摘錄自2010年3月21日中國時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身長不到數毫米的蚜蟲是地球上最具破壞力的「農業害蟲」之一,蚜蟲會吸取植物的汁液、傳播農作物的病毒,各國科學家無不絞盡腦汁,希望能控制其繁殖的數量。

台灣大學昆蟲系副教授張俊哲與學生發現,豌豆蚜體內的hunchback(鐘樓怪人)基因對胚胎前端發育扮演「決定性的角色」,若無此基因,胚胎前端發育的「程式」便可能無法驅動,使蚜蟲長不出頭部、胸部等「前端」結構。hunchback基因不僅存在於蚜蟲,果蠅、甲蟲、寄生蜂等昆蟲身上也都有出現,

張俊哲說,危害台灣農作物的蚜蟲除了豌豆蚜,還有桃蚜、黃花粉蚜等許多的種類。台大農場曾栽培大量的金針花,幾乎每年秋、冬二季都會被黃花粉蚜佈滿,遠遠看去還以為一整株植物都在開花!而桃蚜對許多國家都是危害最甚的害蟲之一,它們主要危害「十字花科」的植物,例如國人經常食用的小白菜、高麗菜、蘿蔔、花椰菜等。完成桃蚜的基因解碼,將有助於大幅減緩農業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