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水鳥保護區 日月潭更難清淤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搞水鳥保護區 日月潭更難清淤

2006年03月31日
作者:張炎銘(水利署簡任工程司)

聯合報報導,日月潭因淤積嚴重,遊艇擱淺、漁獲減少、清水變濁,漁民擔心日月潭會消失。漁民也許過慮,但風景管理處要把淤積區域規劃為水鳥保護區,增加日月潭的觀光景點,筆者認為萬萬不可。若台電以觀光或賞鳥作為理由,不積極處理淤積問題,日月潭確實會消失。

日月潭由武界壩引水,是一座離槽水庫,武界壩就是它的沉砂池,因此它淤積每年只有4公分,比起在槽的水庫,情形並不嚴重;台電站在發電的觀點,確實沒有清淤的急迫性;水利署有專案計劃補助水庫管理單位辦理水庫清淤,但日月潭的管理單位台電一直興趣缺缺。

淤積4公分看似不嚴重,但日月潭淤積並不是全水庫平均分布,而是集中在武界隧道出水口附近,漁民因此誤以為引水隧道是禍首。其實若無隧道引水,日月潭何來波光瀲灩?出水口附近淤積嚴重,形成沙洲、引來水鳥,台電更可以假環保、賞鳥之名,不願清淤了。

水庫清淤看似簡單,其實有其難以克服的困難。一是清淤作業能力有限,遠不如淤積速度;一部大卡車每次可載運3、4立方公尺淤泥,但一次颱風就可為水庫帶來百萬、千萬立方公尺淤沙,以目前廠商機具、道路系統容量,要做水庫清淤就如「吳剛伐桂」,清不勝清而徒勞無功。二是清淤所費不貲,每立方公尺至少要耗資數百元,若非迫在眉睫,誰也不願付這筆錢。三是淤泥的堆置場、棄土場難覓,這才是水庫管理單位最頭痛的困難。

當初日月潭水庫主要是為發電,現在雖是多目標,但仍有輕重緩急,供水仍是第一要務。水庫內有遊艇、有漁會已是不妥,水庫內還要弄個賞鳥區可就太過分了。

要賞鳥可以去河口、去溼地,不一定要去水庫;筆者也要呼籲大眾了解:水庫功能要盡量單純化,翡翠水庫供應大台北地區用水,連觀光都不允許;水庫存在的目的是增加蓄水空間以蓄豐濟枯,不該是魚池(魚是自然孳生),更不該淤積成溼地、搞個水鳥保護區。清淤確實不容易,但不清淤或排砂,水庫只有死亡,若因此影響公共用水,事情就大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