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的永續漁業政策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巴基斯坦的永續漁業政策

專訪「巴基斯坦漁民論壇」顧問Hari Das

2006年03月30日
本報訊(謝洵怡報導)

貧窮的漁民、被剝削的人權、受破壞的沿海生態──在巴基斯坦東南沿海承受這樣的苦難之後,什麼樣的政策可以逆轉情勢?

2006年在巴基斯坦最大城市喀拉蚩舉行的世界社會論壇亞洲會議剛結束。會議期間,沿海漁民組成團體在會場遊行,要求取消不公平的合約系統;草根團體「巴基斯坦漁民論壇」(PFF)連日舉辦座談活動,邀請所有相關之利益關係團體與會。到底公平永續的政策何在?巴國政府與亞洲開發銀行(ADB)的養殖政策真能幫助漁民翻身?草根團體又要如何提出較政府與銀行更吸引漁民的發展策略?

「巴基斯坦漁民論壇」顧問Hari Das會議期間,記者邀請PFF專門研究永續漁業政策(sustainable fisheries policies)的顧問Hari Das,就相關議題進行探討。相關討論的整理如下:

問:造成漁民無法合法在東南沿海捕魚的原因為何?

答:漁民貧窮,政策不公。巴基斯坦本國有種「合約系統 (contract system)」,漁民可向政府購買三年、五年或十年等合約。然而,漁民本來就在此地自由的捕魚,而且這些貧窮的漁民根本無法負擔政府所制定的合約價格,只有富人負擔得起。小漁民若出海捕魚,不但會受到大漁船的干擾,而且不合法。巴基斯坦政府已經從這種合約系統賺進數十億盧比(rupees),曾經有一度,巴國政府放棄此系統,改換成證照系統,但現在他們又反悔,小漁民仍然無法獲得生計的保障。

問:漁民若無法順利出海,他們要以何營生?PFF認為合理的證照系統又是什麼?

答:漁民生計沒有保障,就轉而從事攤販、清潔等收入低的工作,許多人因而進入一天不到二美元的貧窮行列。如果你到信德省(Sindh)沿海走一趟,就會看到這樣的情況。PFF認為,巴基斯坦政府應該給予沿海小漁民證照,讓他們擁有捕魚的權利,但對其他人進入此海域進行管制。

問:為解決當地漁民的窘境,巴基斯坦政府採取了什麼行動?

答:2005年11月,亞洲開發銀行已對巴基斯坦政府發放貸款,希望在沿海挖出許多渠道,引海水進行水產養殖。然而,養殖這些魚類會需要大量的蝦子作為飼料,渠道將水引進養殖區,之後又未經適當處理將廢水排入海裡,將造成沿海水質嚴重污染。

問:養什麼樣的魚?基改魚?

答:對,基改魚。這對野生種又是另一場浩劫。基改魚將污染野生品種,這些魚將來百分之百都是人工魚了。生態發生變化,人類健康也有隱憂。

巴基斯坦漁民 問:但是這項沿海養殖策略對許多小漁民而言,可能還蠻吸引人的。目前PFF遇到的瓶頸是什麼?PFF又在做什麼樣的努力?

答:漁民沒有足夠的知識,來了解這樣的事情。他們只看到眼前可能有的機會,但看不到對環境的傷害。PFF最近才開始這項運動,實際走訪漁村,提供永續漁業的知識。我們也認為,政府單位應該派專人到漁村去,了解他們的需要,並提供解決問題的方法。人民貧窮最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政府,只有政府才有這麼大的力量能夠改變人民的生活。我們的政府一直在計畫、一直在研究到底如何解決貧窮,但事實證明他們非常失敗。

和巴基斯坦情況類似的開發中國家,如中國、印度、泰國與印尼,都開始有永續漁業政策,巴基斯坦政府應該從這些國家邀請專家,讓本國漁民有個光明的未來。我們已經禁用三種流刺網,這三種分別是3/4英吋的Bholo nets,3/4英吋的Gujjo nets與1/4英吋的Katra nets。但是,除了這些還不夠。我們需要更詳盡的計畫,包括對沿岸重金屬的處理,現在我們的魚已經不多了,很多魚都因為污染而絕跡。再不動作,就真的什麼都來不及了。

問:世界銀行可以提供微額貸款(micro-credit financing),讓沿海小漁民經營養殖業。但PFF有什麼誘因能夠讓小漁民加入永續漁業的行列?以農業而言,如果小農民利用有機方式耕種,就可以省掉購買化學藥劑的錢。因為種植多樣性的物種,也會降低病蟲害風險、其他天災的風險。這樣一來,以這種方式耕種的小農民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又可以維持產量。鄰近的農民可能看見了,就起而傚尤。但海洋是一種公共財,沒有界線。對於公共財,許多人就是盡量使用,抱持著我不用別人也會用的心理。小漁民真的能成為永續漁業發展的基石嗎?

答:我們在乎漁民的權益,商業漁船顯然無法成為永續漁業發展的促進力量,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獲利。但小漁民的船隻小,每次出海捕獲的量有限,他們也沒有要賺大錢的心理,這是小漁民較商業公司優越的地方。經濟誘因可以是一種促進永續發展的誘因,但人應該是與自然達成合諧關係,而不是因為金錢而去從事環保。永續農業是如此,永續漁業也是如此,不該因為是公共財或私人財,而影響與環境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