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主題嘉年華於台北植物園熱鬧登場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歡慶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 主題嘉年華於台北植物園熱鬧登場

2010年05月21日
本報2010 年5月21日台北訊,蔡錫昌報導

全球64國響應2010年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台灣不缺席。農委會林務局於明日起將發起「2010台灣生物多樣性成果展」,於台北植物園舉辦一系列成果展與嘉年華活動,展現台灣政府與民間部門過去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的成果。

這項成果展由林務局發起的「2010國際生物多樣性年台灣行動」計畫系列行動之一,由自然生態保育協會(SWAN)負責規劃、執行。

林務局表示,因應生物多樣性持續流失的趨勢,「生物多樣性公約」在2002年提出了「2010 年生物多樣性目標」(2010Biodiversity Target),並規劃出七大關鍵領域及工作策略,希望於2010年前顯著減緩生物多樣性流失的速度;台灣身為地球村一員,同樣有義務採取行動,由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生物多樣性組,自2001年啟動「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整合規劃22個部會進行相關工作,十年來的成果,將於此次成果展中呈現給國人。

此次展出內容包括:台灣近年來劃設的85個保護區系統,含農委會公告劃設了20個自然保留區、34個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和17個野生動物保護區、自然保護區有6個、內政部營建署轄下8個國家公園,總計占台灣陸地面積19%。

展場也納入林務局耗時6年調查完成的「台灣天然植群圖」,呈現了全台灣完整的植群分布;以及內政部城鄉發展分署公告的75處重要濕地。

以參展單位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為例,主要任務在於提供生態工程相關技術研究成果以利各界應用,以降低工程前後對生物多樣性之衝擊。攤位上除了介紹公共工程如何透過在全生命週期中落實生態調查、運用生態工程原則,直接減輕公共建設對於環境的衝擊,此外也引介我國公共工程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兩項策略:減緩(mitigation)與調適(adaptation)。其中減緩最直接的作法,就是將各種符合綠色環境、綠色工法、綠色材料及綠色能源原則的技術及方法,運用在公共工程生命週期的每個階段,以落實節能減碳的目標。這四項原則正是目前政府力推「綠色內涵」的四大指標。行政院於2009年明確要求公共工程至少10%的經費必須用於綠色內涵的使用,更於2010年要求至少要有6%的工程經費用於綠色能源,可見政府藉由節能減碳來減緩全球氣候變遷的決心,也試圖為經濟開發和環境保育之間取得平衡。

此外,在5月22-23及29-30日二個周末期間,林務局也邀請相關部會、縣市政府及民間團體於台北植物園辦理「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嘉年華」活動,現場並規劃闖關遊戲與有獎徵答活動,另有專家學者就生物多樣性議題進行專題演講,並播放相關影片,以輕鬆有趣話題讓民眾瞭解生物多樣性的意涵。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5月10日在倫敦發表「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報告第三版(The third Global Biodiversity Outlook , GBO-3),顯示全球生物多樣性快速流失的趨勢並未減緩,從 1970年到2006年,脊椎動物物種減少了近三分之一;自然棲息地正在減少;作物遺傳多樣性下降。其中也顯示,包括亞馬遜熱帶雨林、淡水湖泊、河流和珊瑚礁在內的幾個生態系統,都正面臨惡化的轉折點。

林務局強調,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地形起伏多變,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因此維護生物多樣性的環境可以幫助人們防控乾旱和洪水等自然災害,還有助於因應氣候變化。因此呼籲民眾加強保護生物多樣性,並前來參觀瞭解生物多樣性的危機,一齊為維護生物多樣性工作來努力。

※聯合國2010生物多樣性目標七大關鍵領域:
‧守護-減少生物多樣性各組成部分流失的速度
‧善用-促進生物多樣性的永續利用
‧減壓-消除生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
‧維繫-維持生態系的健全及生態系提供人類福利的資源和服務的能力
‧傳承-保護傳統知識、創新和使用
‧分享-確保公平分享利用基因資源所獲得的惠益
‧夥伴-調動資金和技術資源,以落實生物多樣性公約與策略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