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昇與環境共存的智慧── 綠色EQ | 環境資訊中心
自然人文

提昇與環境共存的智慧── 綠色EQ

2010年05月21日
作者:Sharon

「難到商品背後有不可公開的真相?」,記得第一次心裡產生這樣的疑問,那是在大約20年前,一位朋友告訴我,她父親從來不食用醋,因為他曾經在化學原料公司工作過,知道當時市面上的醋不少都是化學合成的。 當時不但普遍沒有這方面知識,商品成份標示也較簡略,當然消費者也就大多只有隨著商品行銷口號做選擇。

這些年愈來愈多商品背後的真相被揭露出來,尤其是食物方面,從米、穀物、蔬果、茶葉,醬料和調味品,到我們喜愛的餅乾和零食都開始有了無添加人工或化學成份的健康選擇。 這股健康清新風潮更延伸至個人生活用品,如洗髮沐浴乳、化妝品等等,並且範圍持續的擴增中。

這些情況讓人們不得不懷疑,這種負面的真相早已普遍存在各行業和各種產品的背後,只是消費者缺乏資訊不知道而已。為了大量製造、維持味道色澤等的不變、延長保存期限、加強功能性等等的商品化過程中,添加各種人工或化學成份早已成為業界普遍依循的法則。即使是業界內工作人員有疑問,但也很少人有異議,因為在中外業界已長期形塑的模式中看不到其他的方式。

在行銷的過程中,這些負面的真相總是被淡化,市場強調的是滿足消費者喜好的部份。 當消費者沒有這方面知識,也就無法運用自己的消費行為去落實價值觀,當然更無法發揮改變市場和引導趨勢的集體力量。

雖然影響健康的知識已經一步步的開啟了,但是衣食住行中各項產品對生態環境的衝擊,我們卻還所知非常有限,甚至各行業者自己也不是很清楚,因為生態環境從不是會被主動關切的目標,自工業革命以來的生產技術會對生態系統造成何種影響,這方面資訊也少。

但是現今面對自然生態危機,人類迫切的需要改善與地球的關係,必須要知道我們生活中對地球的負面衝擊在那裡,才可能實質的去做改善。我們努力忙於後端的資源回收,雖然必要,但改善的效果有限,大家已警覺到必須從產品生產製造端就將生態衝擊做為設計和研發規劃時的考量,但這需要市場的力量才足以驅動企業去做改變,否則業者很容易停留在既有的獲利模式中,而消費者也還是得在沒有選項中做選擇。

想要影響市場的力量,我們必須要有產品的生態衝擊的知識,才能運用集體消費的選擇力量,而企業管理者也才能做出更環保的決策。環保署最近已正式開始推動碳標籤制度,經由碳標籤的標示希望讓民眾了解產品在生命週期各階段(由原料取得、製造、運輸、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等)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初期將以寶特瓶飲料、餅乾、糖果、光碟片等開始試辦,這制度的推動將是一個意義深遠的開始。

Dr. Daniel Goleman在綠色EQ這本著作中,對這方面提出了完善的實踐方向,他提到從以下三個領域全面的來了解產品的衝擊:
地質圈 (包括土壤、空氣、水、氣候)
生物圈 (包括人類身體、其他動物與植物)
社會圈 (人性的考量,如工作條件)

對產品做生命週期評估與測量,建立一套資訊透明、公正評量,簡易識別的方式,讓消費者購物時可以輕易得知商品衝擊評量的指標訊息。

想要消費者將鈔票變成選票,支持真正的綠色企業與產品,就必須建立起這方面的知識系統,讓消費者與企業都擁有綠色智能,才有可能較全面性與深層的改善我們與地球的關係,否則在缺乏產品衝擊評量的知識之下,綠色訴求很容易變為企業的一種行銷口號,形成一種漂綠的現象,使我們依然無法做出改善生態環境的抉擇。

想要建立起可以得知產品對生態、健康、與社會衝擊的知識系統,必定是龐雜又耗時的,這可能嗎? 但是美國一個名為 GoodGuide 的非營利企業在幾年前已開始了這項工作,雖然目前含蓋的品項有限,但至今已有不錯的成果,這個團體最初是由任教於柏克萊大學的工業生態學家 Dr. Dara O'Rourke 所召集的各領域的專家們所組成。 http://www.goodguide.com/

GoodGuide以數十年的工業生態研究為基礎,依據龐大的生命週期評估資料庫分析企業及產品對環境、健康、與社會三種衝擊,做出公正評量結果供消費者參考。他們也竭力探求消費者獲得評量結果的最簡便方式,不但用手機就可獲得產品評量資訊,更於2009年11月開始,消費者於購物時用iPhone掃瞄商品的電腦條碼,即可讀取簡易的評量資訊。

看來人類的這堂綠色知識之旅已然開啟,我們未來購物時不再是只看價格與成份,產品與企業的衝擊評量資訊也會是決定因素。 雖然這不是短期可實現的理想,但勢必是未來努力的方向,讓我們期待另一次的集體覺醒吧!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Fresh A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