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農對土地的友善力量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小農對土地的友善力量

2010年05月31日
採訪、撰稿:徐彩雲;攝影、剪輯:葉鎮中

一般民眾是否只能在綠色商店或是主婦聯盟,購買令人安心的食材?這些食材也許來自距離居住地很遠的花蓮、台東甚至世界各地,而且繁複的包裝也是一大問題,如果我們把「食物里程」也當作有機食材的一環,似乎標榜「綠色商品」的食物,都要重新計算。

561小農對土地的友善力量

有一種方法可以減少碳足跡的消耗,那就是「支持當地小農」!現在在宜蘭,有一群人正在推動「友善耕作小農聯盟」。曾寫過「女農討山誌」的梨山阿寶,一方 面為了照顧日漸年邁的母親,在宜蘭租了間小屋,進而跟山下的小農接觸,並提出「吃當季、吃在地、支持友善耕作、支持多元社會價值」的想法,像是「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跑遍台灣有機農場,並從西部移居至此,想要認真種東西的新農夫楊文獻。或是曾經生了一場大病,後來乾脆親自耕作,堅持不用化肥和農藥的在地 小農朱美橋。以及幾個家庭的掌「廚」人,希望成立「共同廚房」的...,許多對土地友善、對環境友善的想法、以及人與人之間的正向互動,都從聚集中慢慢「長」 出來。

跟台灣許多農民市集不同的是,「大宅院友善市集」除了深切感受到根植於土地的「農民力」之外,古早鄉民社會才有的「牛墟」及「趕集」,或者是「以物易物」也在此自然發生,使得傳統的生活方式,有機會出現新的樣貌。

每個月第二和第四個禮拜六,是宜蘭「大宅院友善市集」的固定聚會,結合了當地小農、學校老師、家長、以及其他對於環境和土地友善的朋友來擺攤,彷彿重現過去農村時代的「趕集」和「以物易物」的場景。

之所以開始這樣的聚集,首先揭竿而起的是原本在梨山種梨子的阿寶─李寶蓮,她覺得來到宜蘭之後,才真正看到農村的問題,平地有這麼多的良田在荒廢和休耕,可是需要靠務農為生的人,又要不擇手段去冒險犯難、開山墾地,對她而言是非常大的衝擊。

一路走來,她深知,想做對環境友善的工作,要單打獨鬥相當困難,如果宜蘭已經聚集了一群優秀的農人,何不聯合起來做些事情?於是「友善耕作小農聯盟」的 想法慢慢醞釀成形,這樣的名稱也有兩層意義,一個是農人要求自己對土地是友善的,另一方面,也向社會拋出一個思維,當消費者在消費的時候,是不是也對農 民、土地友善思考,能夠自己去創造選擇的機會。

有了這群伙伴,接著就是找場地,剛好慈心華德福幼兒園的張純淑校長,非常支持,而且十年來,學校也漸漸成為一個健康社群的種子,家長們各有所長,張校長 滿心感謝地說:「孩子從這些大人身上,看到了一種快樂,那種大人們的投入、經營、生產所產出的一種光,孩子參與其中,他對土地的感覺,對四季不同的農作物 品的變化,以及他的情感出來,不知不覺認識了自己生長的環境,並帶給孩子一輩子的記憶。」

慈心華德福幼兒園沒有時下流行的電腦、美語課程,孩子的玩具就是天然的沙土和鋸好的木頭塊,還有媽媽或老師幫孩子一針一線做出來的手工娃娃,孩子可以看見從無到有的過程,並且感受到很多的愛。

友善市集小農朱美虹(大家比較熟悉的是"穀東俱樂部"賴青松的幕後"牽"手)也聊出了夫妻倆願意讓孩子在農村生活的核心價值:「我們常常說小朋友在學校 會過耶誕節、萬聖節、情人節,可是跟我們的生活其實沒什麼關係,而我們小時候過年前會做臘肉,夏天會做醬油等等,我們希望用比較台灣式的節奏,讓孩子體會 這種生活的規律。」

另外,阿寶也提到有關有機認證的問題,她覺得更直接的方式是,與其去看標章,不如來認識農人、來認識農地,這樣才能重新讓自己的生活消費,跟土地有所聯結。

其中,六十七歲的朱美橋(大家稱她「美橋阿姨」)二十多年前因為一場大病,接觸了生機飲食,把身體調養好之後,開始自己種菜,經營有機店,並且把健康的觀念推廣出去。

來到美橋阿姨兩分多的農地,她先仔細巡視一遍,看看芭樂長多大啦?水仙又長多高啦?輕輕地跟植物對話,感謝大地賜與的一切。除了季節蔬菜、水果之外,還有許多花花草草,她覺得,累的時候可以欣賞自己種的花,心情會更加愉快。

美橋阿姨談到七、八歲開始,跟阿公一起種菜的經驗,對她日後影響很大,因為老人家說,什麼季節就要種什麼菜,比較不會有蟲害。

用草和剩餘的菜葉來做堆肥,美橋阿姨笑著說:「雖然比較辛苦,但是如果當作娛樂的話,感覺很有成就感!」簡單樂天的想法,在美橋阿姨身上一覽無遺,「種有機蔬菜,因為自己健康,別人也要健康,不能自私,對不對?」

另外,從西部移居至此的新農夫楊文獻,在成為農夫之前,最常思考的問題就是,想要看看別人怎麼過生活,當他跑遍全台灣的有機農場,發現每個人都安於跟土 地在一起的工作,儉樸而自在,發現原來小時候覺得很苦的農事,長大之後,竟然成為熱情的來源,他認為,每一塊土地都有自己的生命,不同的性格,但是不變的 就是「適時、適地、適種」,遇到這塊離海很近的加留沙埔農場,即使是很難保水、東北季風強盛的貧瘠沙地,仍非常努力地種了好幾百種的作物,希望能實驗出最 適合這個地理環境的植栽。

他覺得,自己很像是一個媒介的角色,花了很多時間來營造地形和作物的多樣性,透過他的雙手,跟土地連結的過程,或是看見各種生物欣欣向榮的景象,內心的 滿足是不可言喻的。這樣的經驗,他也不是用嘴巴跟孩子訴說,而是讓她們能親身體會,堅信如果曾經跟土地和植物接觸過,一定會在心裡產生發酵和影響。

另外,為了孩子的教育,從台北縣花園新城搬到宜蘭的賴吉仁和許綺文,發現在這裡,可以把過去停留在腦筋裡的東西,真正用手做出來,他們參與了許多友善小 農幕後的義工工作,希望把多餘的農產品變成熟食,也就是成立「共同廚房」,綺文非常鼓勵媽媽們要煮飯,她覺得如果有好的食材,即使不會煮,還是可以煮出很 好吃的菜。更重要的是,當她把菜做好之後,常常跟孩子講:「今天我們吃的菜,紅蘿蔔是美橋姨婆種的、玉米是文獻阿伯種的、米是幼功米,所有的菜全部都是自 家人種的那個感覺。」是他們搬來這邊,得到最幸福的滋味。

吉仁則是一位專業的生態繪畫工作者,畫過「台灣保育鳥類郵票」、「台灣菇類郵票」等等,他也將自己對於自然的感動和生態的細膩觀察,集結在「等待藍腹鷳」這本書中。

採訪當天,在二樓的欄杆,突然發現一隻怪異的小白鷺,仔細看,原來眼睛被人用膠帶黏住,毫無方向感地亂飛,居然能安全地停在他們家,真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對於野放有經驗的賴吉仁,先用白布把小白鷺蓋住,夫妻倆小心翼翼地幫牠脫困,他們的孩子賴頫也都一起參與,無疑是最好的自然教育。直到緊張的氣氛解除, 爸爸吉仁一邊檢查一邊摸摸小白鷺的頭,確定沒事之後,才露出笑容,還不忘跟孩子說:「牠有兩個辮子,你看到沒有,繁殖季才會有,繁殖羽。」將小白鷺放飛 時,賴頫大叫「耶~~~。」相信夫婦倆心目中必定感到十分安慰。

 對於在友善市集當中學習,大家都持肯定的態度,朱美虹一語道出:「大家其實都有一些很不錯的東西想要跟人分享,如果說有這樣的地方,會讓你覺得不是一個 人在孤單奮鬥,一起朝著同樣的方向去做,那個感覺蠻好的。」美橋阿姨覺得學到很多新的觀念,心裡也變得年輕起來。

楊文獻則是認為,可以啟動所有的感官經驗,跟土地產生一種生命的互動,他也喜歡跟更多人分享如此真實的感受。

 許綺文分享另一個媽媽的經驗,這個媽媽發現三個孩子最近都在「大宅院友善市集」賣東西,還說自己的東西有多讚,大人看了其實是開心的。

正如阿寶所說,她想要的一種務農生活,其實是很大程度的自給自足,把跟這個社會或是貨幣的倚賴減到最少程度,如此一來才能活出一種全人的價值或是跟土地充分互動的一種模式。

期待台灣每個角落都有「大宅院友善市集」的種子發芽、成長和茁壯,每個人也在其中找到自己的生命價值。

採訪側記:

常常想:「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到底吃進了什麼?」

吃進廚師料理食物的技巧、媽媽幾十年經驗的家鄉味,還是吃到種出這樣菜的農民,他的心意和汗水?

在台灣,我們的飲食習慣往往趨向於「吃粗飽」,當然簡單的料理方式(川燙、蒸煮或生食)擁有強大的粗食能量,但是在宜蘭小農身上,還吃到最特別的一味「飲食的幸福感」!也就是我們知道種出這道食材,是來自於什麼樣的土地、什麼樣的耕種方式、或是哪一個阿伯阿婆悉心的照顧,跟我們一般在菜市場或大賣場有著完全不同的感受。

有幾位小農以前就認識了,像是文獻和青松,尤其是文獻,在他周遊台灣有機農場時,三不五時經過苗栗,就帶了一大袋還沾著泥土的新鮮胡蘿蔔,分享之前他跟哪位農友交換心得的經驗,等他在宜蘭種了東西,返鄉掃墓時,他也繞下交流道,奉上他的新產品,熬了超過十小時的蔗香蜜、南薑片及甜蘿蔔乾等等,所以我一直覺得,這些農人才是真正能讓台灣的土地有「翻身」的機會。

而文獻的小女兒景雲,這幾年看著爸爸勞動的身影,不用大人多說,便自動自發幫忙,也許是在厚紙板寫上菜名、也許是搬一籃一籃的菜下車、也許是擺攤時在一旁吹著口琴。純淑校長也說過:『因為這些農夫們,用他們自己生命的熱情在保衛土地,在土地上工作生產,這是很棒的"活生生"的教育,孩子不需要透過「教」跟「選」,只是浸浴在這樣的一個成長環境裡面,孩子可以經歷到大人們對生命的熱情,這樣的熱情,又能夠產出像「光」一樣的東西,吸引著孩子。』

有用心的農人,也需要有願意回家「好好吃飯」的家庭,才能感受每樣食物傳達出來的意義。

吃完飯之後,如果我們也留一點時間,跟孩子聊聊「人生的滋味」,比如說這次小白鷺眼睛被貼上膠帶的事,用旁觀者、小白鷺、或是魚塭業者等各種角度來看,相信許多事件就不是「事不關己」,從對土地的友善力量出發,擴及到人與人之間,人與動植物之間,由衷相信,我們居住的地球一定會越來越好。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