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女航──大倉嶼 | 環境資訊中心
島嶼航行

處女航──大倉嶼

2010年06月30日
作者: 張祖德(國立馬公高中歷史科教師)

聖經創世紀:

「起初...大地是空虛混沌,..上帝的靈運行在水面上.....」。

The Holy Bible:Old Testament Genesis
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nd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and void; and darkness was upon the face of the deep. And the Spirit of God moved upon the face of the waters.

當你在天藍海青的海上輕撥著槳,獨木舟安靜地劃過水面。微風徐徐,許多小魚不經意地跳出水面。水面因太陽的映照而金光閃閃,此刻從心中一湧而上的狂喜,我想 只有親身體會才能感受。所以當許多人問我怎不買動力船隻時,我總是懷疑,伴隨著那樣的噪音和欲嘔的柴油汽油味,怎麼能體會到那種狂喜?怎麼能感受上帝?怎麼能擁抱自然?

第一座小島 大倉嶼 (2002/3/2)

這是獨木舟「沙特」與「西蒙波娃」的首次處女航,目標是馬公市北方海面約五公里,澎湖灣內的小島-「大倉嶼」。

中午11點30分我們到達觀音亭,先把獨木舟輕輕放下水。接著穿上防水裙和救生衣。防水裙,是一片大大的、有著鬆緊彈性的防水布料做的裙子,可以整個套住座艙口,以防止海水打進座艙。

第一次穿裙子不免笨手笨腳,穿好後還得調整肩帶,然後再穿救生衣。接著拿出浮力袋和汲水幫浦,放在前甲板上,用甲板繩繫牢。浮力袋是一旦翻船,救援用的必要裝備。汲水幫浦,則是排除座艙內積水的工具。

拿著槳跨進座艙,先把踏板調整好。踏板是用來控制獨木舟的尾舵,也就是控制方向用的。所有出發前的準備工作都完成了,是不是得鳴笛出港了?扣上防水裙,隨著 沙特搖搖晃晃漂離岸邊,此時我的身體與獨木舟結為一體,再大的風浪也必須一同面對。看著她流線的身軀,我輕撥著槳去調整划水的角度,以及尾舵的方向和靈敏 度。這是我頭一次出海,自己當船長,靠自己的力量,橫越海到另一個小島去。

今天農曆19大潮,中央氣象局的「潮汐表」資料如下:

第一次最低潮:早上06:35。
潮高-132cm(潮水高度降至平均海平面以下132公分)
第一次最高潮: 中午13:28。

潮高+128(潮水高度升高到平均海平面以上128公分)
第二次最低潮:下午19:17。。
潮高-113。(潮水高度降至平均海平面以下132公分)

因為平均一天有二次的漲退潮,澎湖人叫做「流勢」。很奇異吧,月球的引力竟然可以大到讓水位有這樣大的變化。最高潮與最低潮差距2.6公尺,潮差很大所以叫大潮-「大流勢」。二公尺多的海水退下去又漲上來,這強大海水的流動,就稱為「潮汐流」。

潮水的流動加上海底與陸上地形的變化,使得海流千變萬化。這大大影響了我們航向和航速,如果沒有經驗和仔細的計算和判斷,我們可能永遠到達不了目的地。此外再加上風向和天候的影響,海的複雜和詭譎多變,讓最有經驗的水手和船長都對她心存敬畏。何況我這個城市鄉巴佬呢。

11 點55分我們划出海堤,只見前方白浪點點,浪頭約有30~40公分。因為吹北風,海浪從北方一波波湧來。在台北生活了25年,從來不清楚哪邊是北方, 哪個時候海水會上升,哪時會退走。「潮汐」與「潮汐流」的知識,只是地球科學考試用的冰冷教科書。但這個時候,我得奮力揮槳,沙特尖尖的船艏朝向海浪,衝 破海浪,浪花打碎在我的前甲板,濺得我一臉海水。我變得十分清楚而敏銳,吹在臉上的是北風,海浪從北邊打來,沙特正在頂風頂浪前進,而現在還在漲潮。

因為漲潮的海水是從南方湧 來,所以漲潮澎湖人稱之為「南流」。這對要航向北方的我們,算是順流。不過別高興,逆風和頂浪也會大大降低我們的船速。觀音亭邊堤 防礁石水淺,海浪洶湧,我們儘量靠外側航行。今天能見度不是很好,跨海大橋僅隱約可見,西嶼模模糊糊一塊....奇怪,大倉島哪去了?

下午13:30,船舷邊海水的顏色變深,想必這裡水底的深度較深。聽人說後窟潭到大倉中間有一條海溝,也許就是這兒。此地浪頭也變小了些,獨木舟的速度也逐漸加快。「大倉」這個俗稱「內海之珠」的小島也漸浮現眼前。

終於,小島一點一點變大了。13:50我們在大倉西南側沙灘登岸,沙灘上一個人也沒有,島上沒有人知道我們來。進村落走走吧,我們拿著槳走進村落。也許村民 都在午睡吧,島上人好少。二個漁民在修船,二個小孩在玩球,如此而已。下午三時,當我們坐在島上唯一的一家小雜貨店前面,吃著科學麵、慶祝我們的第一座小 島時,午睡的村民才紛紛起床,只不過見到的都是些好老好老的阿公阿媽。一個老阿公還告訴我們,他年輕時也是用搖櫓人力來回馬公之間,不過那是好久以前的事 了。

當老人在緬懷年輕記憶的同時,我們再度回到海上。海上退潮的情況已經很明顯,有二處海面甚至可見滾滾的流水。回程順風順流,很快我們已經看到觀音亭外長長的堤防。

這是沙特與西蒙波娃的第一座小島。

※ 本文轉載自作者部落格
※ 本文部分轉載自張祖德著作,城邦出版《航向看不見的島嶼》一書。
※ 本文不適合網站CC授權,請勿任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