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八八‧治水工程篇】從八八風災看治水:我們到底要什麼樣的河川? | 環境資訊中心
八八水災週年特輯

【後八八‧治水工程篇】從八八風災看治水:我們到底要什麼樣的河川?

2010年08月07日
作者:徐蟬娟(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易淹水地區小組召集人、綠黨中評委)

治水! 「水患治理」這件事情,如果我們攤開從政府遷台以來,省政建設的治水預算,那個每年加總起來的數字,恐怕會嚇倒許多人。錢!錢花到哪裡去了?

錢!丟到水裡去了,造了水泥的堤防,或者進了某些政客的口袋?

不談錢吧!那來談談河川。還記得那首歌「我家門前有小河,後面有山坡..........」,曾幾何時,家門前的小河變成了 「排水溝」、變成「惡水」? 後面的山坡變成了毀滅家園的「土石流」?

疏濬,疏與不疏?

萬大水庫的淤積狀況 (攝於97年11月)

八八風災造成荖濃溪河床淤積抬升30公尺以上,隔著中央山脈左側的高屏溪也淤積達20公尺,估計莫拉克風災造成的土方總量高達12億立方公尺的淤積量,地方上於是呼籲政府 「要趕緊疏濬」。於是,掌管高屏溪流域的七河局銜命清淤,清淤量及清淤速度都成為水利署八八風災災後重建的 「成效」(註)。

曾文水庫也受到八八風災大量泥沙與枯樹枝的淤積,影響了曾文水庫的蓄水量,進一步影響高雄台南地區的民生用水,最後動員了軍方的資源協助清淤。

軍方協助曾文水庫清淤

2008年辛樂克颱風重創南投的廬山溫泉區,筆者深入南投山區裡的曲冰部落,看到武界壩淤積嚴重,溪流裡挖出的頁岩高高地堆在兩岸。下游的萬大水庫,水利單位預計每年清淤10萬立方米,清800年也清不完,還不包含每年陸續下來的泥砂。更慘的是這裡的土砂沒有經濟價值,沒有砂石廠願意收,只好就地堆置。

曲冰部落的河床上堆滿了上游沖刷下來的頁岩 (攝於97年11月)曲冰部落的河床上堆滿了上游沖刷下來的頁岩 (攝於97年11月)

為什麼高屏溪的砂石可以快快的清? 為什麼曾文水庫的淤積可以清, 而萬大水庫的砂石要清800年,還無法解決? 清淤、疏濬,要如何清,如何疏才能同時顧及住民的安全及河川的環境生態? 水庫對於河川生態的影響為何?如果淤泥無法清,可以打掉水壩,恢復河川原來的面貌嗎?

清淤,取走大石頭?

美濃黃蝶翠谷東勢溪整治大石頭被拖板車運出 (攝於99年6月7日)今(2010)年6月7日美濃愛鄉協進會傳來一封email ,控訴美濃黃蝶翠谷裡的東勢溪崩塌地整治工程,以河川整治之名盜取大石頭。河川裡的大石頭對於阻擋水流的速度有一定的功能,大石頭可以減緩水流延長河水留到下游的時間,而且水流撞擊石頭可以形成水花增加水中含氧量,它們是河床上非常重要的份子。可是,這些大石頭在業者眼中,都是幾十萬或上百萬的 「$$」,於是地方政府與業者上下其手共謀。河川裡少了大石頭,等到下次大水來的時候,水流速度變快,沖刷力變大,造成更嚴重的河岸崩塌,那......又有工程可以做了!

攔砂壩  到底是攔砂,還是殺很大?

武界壩的淤積狀況(攝於97年11月)台灣的地質年輕,多斷層、多破碎,自然的崩塌也就難免,自然會造成河床的淤積,這是一種無可避免的自然現象。可是偏偏一些人為的因素,就是不讓這些崩塌物以自然的方式流向大海,於是水庫上游為了減緩崩塌物流入水庫,便建造各種攔沙壩,試圖減緩流入水庫的泥沙量。或許攔砂壩的成效在剛完成的 3~5年效果還不錯,可是當砂石淤積滿了,卻無單位清理,等待下次風災來時,便無法負荷,可能5年、10年的淤積量就一次沖向河床,沖往下游,於是 「零存整付」,造成更嚴重的損害。

八八風災中受災嚴重的嘉義來吉地區即是很好的例子。

嗚咽的河川,誰與代言?

吾人常說:「河流是大地的血脈」,如今山河破碎,面對如此嚴重的山崩與河川的變異,以往以工程為導向的治水人員終於承認──人不能勝天。 可是地方居民與民代們對於「治水」的要求之聲仍是不斷,「治水」能否打破「以圍堵的水泥河堤為主」的傳統窠臼? 能否以恢復河川的自然面貌為主要的目標? 端賴人民對河川的想像,能否告訴中央政府、告訴治水的規劃人員、告訴地方政府、告訴媒體:「我們要一條自自然然的河川,請還給我們一條自然的河川!

邀請您來為河川代言: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Email: watwetaiwan1410@gmail.com

註:2010年8月4日《中國時報;莫拉克清淤 清出42座101》:莫拉克風災將屆滿週年,經濟部長施顏祥表示,水利署清淤進度超前,這 1年的清淤量等同42座台北101大樓。截至 8月1日止,疏濬總量超過8700萬立方公尺,是過去疏濬量 4倍以上。《詳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