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三期青春版 青年公共參與典範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中科三期青春版 青年公共參與典範

2010年08月30日
本報2010年8月30日台北訊,特約記者朱淑娟報導

很少有環境事件像中科三期這樣,傳承老、中、青三代。

全台各大學學生組成的「中科熱血青年」25日來到環保署,許多人第一次站上環評會場,卻能用專業的語言、從容的態度提出對中科三期開發的質疑,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參與公共議題的典範

這些大學生都是城市中幸運的孩子,生活無慮、學業順利,因緣際會參與農地夏令活動而相識,從此不但長時間觀察后里、灣寶、相思寮等地的變遷,同時也開始關注科學園區與農搶地、與農搶水、排放廢氣、廢水,等等對居民健康、農作安全的危害。他們,是青年參與公共議題的典範。

環保署25日舉行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第8次環評審查,包括張家維、陳中寧、黃裕穎、湯智凱、黃以琳等人,從數天前就開始討論行動,在網路中熱烈交換意見、分工合作。他們甚至找出4年前中科三期七星基地的聽證會資料,以及中科三期的環評報告書,一字一句找出關鍵問題,然後仔細做成簡報檔。

為有充分的準備,他們可以在環評會中調出農田水利會輪灌表,質疑中科大量用水已排擠農田;也指證台灣放流水標準寬鬆,中科廢水符合放流水標準,卻是不符合農田灌溉用水標準。同時也舉證歷歷,說明后里已遭受嚴重汙染,居民罹癌率高,要求中科三期的健康風險評估應納入既有汙染。

在環評會中聽過各式各樣的發言,這些大學生此次表現真的很令人驚豔,說句不客氣的話,甚至比多數環評委員對事件的掌握更精準。

老師在審,學生在看!

除了準備簡報資料,學生們也發起「學生監督環評委員連署」,在一天之內就有近200位學生參與連署。他們也精心討論,寫了一封公開信給環評委員,明確提出,由於中科三期對居民健康、后里環境都有重大影響之虞,必須進入二階審慎評估。

環評委員都是學校老師,相較於擔心社會觀感,恐怕更擔心學生知道自己在環評會中表現如何;只不過,現在的環評委員好像沒什麼批判力或定見,竟然多數委員面臨選擇時,是「選這個也好、選那個也行」(補件或通過),不知道他們教學生時是不是也如此模擬兩可?

是公民參與? 還是審犯人?

環保署的公民參與也讓人開了眼界:大批警力堵住大門,不但不准民眾到四樓會場旁聽,連已經登記發言的民眾也只能在一樓等著...被「傳喚」才能上樓。說完後還要先回到一樓,另一個人才能上樓。而且上樓、下樓全程有四、五位警察「押送」。后里農民許金水說:「這比在審犯人還嚴重」。

看到警察全副武裝壓著老農的畫面,任誰看了都會憤恨不平。這個畫面如果傳到國外,說台灣是民主國家大概沒人會相信。律師蔡雅瀅發言時就說,「警察應該到外面抓壞人,而不是在這裏對付善良的人民」。

當會議開到6點,環保署發點心給官員、環評委員、中科管理局官員補充體力時,參與的民眾只能餓肚子看官員吃點心。政府與人民真是從頭到尾的不對等,權力、資訊、還有打戰的體力。

勇氣踢爆環保署的假公民參與

黃以琳等到發言時,義正詞嚴控訴環保署反民主,「我們是來表達意見,每次要遇到警察,每次都受傷回去」。她要求應讓所有民眾進到會場發言,主席成大教授李俊璋卻要求她承諾,民眾不會「干擾」會場才准他們進場,她反問:「主席的意思是我們都要乖乖坐著聽才能進來嗎?」

后里農民王婉盈也問:「難道聽到委員說出不對的話也不能舉手發言嗎?」何謂公民參與?權力當然是給予資源弱勢的人民,而且人民有權提出質疑、充分討論、監督政府是否做出違背民意的事,否則稱什麼「公民參與?」

最後,環評委員蔣本基才提議應請民眾進場發言,不過環保署人員最後還是只讓已登記發言的民眾進場,其他人還是只能坐在一樓....

土地裏冒出來的台灣希望

回想起來,大學時代的暑假在做什麼?可能很多人都已不記得。

但如果你曾經像「中科熱血青年」這樣,用火熱的心去聲援土地、支持正義、痛痛快快做了自己想做的事,相信這樣的暑假,想忘都忘不了。

總之,這些大學生是土地裏冒出來的台灣希望,值得大家為他們的表現喝彩!

※ 本文同步刊登於作者部落格「環境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