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中游 5年減少入黃泥沙20億餘噸 | 環境資訊中心
中國新聞

黃河上中游 5年減少入黃泥沙20億餘噸

2010年10月10日
摘錄自2010年10月10日新華網西安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從黃河中遊水土保持委員會第10次會議上了解到,「十一五」期間,黃河上中遊的7省、區,經過水土保持治理,生態環境得以好轉,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經濟社會發展的內生動力進一步增強。

黃河上中遊地區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6萬平方公里,其中,建設基本農田1030萬畝,營造水土保持林草5500萬畝,實施生態修復1.24萬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壩3949座,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3萬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入黃泥沙4億多噸。

通過預防保護與生態修復,黃河上中遊各地堅持保護優先的原則,在加強對限制開發區和禁止開發區監管的同時,對擾動地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各類生產建設項目嚴格實施「三同時」制度,實現了由事後治理向事前保護的重大轉變。

青海黃河源頭地區預防保護工程已完成生態修復示範面積1萬多平方公里,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等省(區)通過封山禁牧、輪牧休牧、舍飼圈養等多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