墾管處 向銀膠菊宣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墾管處 向銀膠菊宣戰

2010年10月25日
摘錄自2010年10月25日聯合報墾丁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名列國際百大毒草之一的外來植物銀膠菊,10多年前入侵台灣後在恆春半島蔓延快速,因該植物影響原生植物的生存環境,並對牲畜和人體會產生程度不等的影響,墾管處號召民間團體加入除毒菊行列。

他說,在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墾管處以最原始的人工拔除法和銀膠菊展開長期抗戰,目前已有效控制;至於園區外的地區,仍處處可見,主要是它的外觀和艾草相似,花朵形狀和滿天星雷同,民眾多不以為意,甚至有人摘回家當觀賞植物,讓「毒菊」有喘息空間。

墾管處技士陳玄武,「除毒菊」工作刻不容緩,根據國外醫學的研究,銀膠菊含有銀膠素,人體如果吸入過多,會造成肝臟及遺傳病變,它的花粉也有毒性,吸入會造成過敏、支氣管炎,直接接觸則會引起皮膚發炎、紅腫。

另外,銀膠菊會釋放出抑制其他植物生長的化學物質,讓附近的原生植物無法生長,雖然國內尚無是否會產生滅種危機的學術調查研究,但據他長期觀察,只要看到大片的銀膠菊,附近就很難看到其他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