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裡,住著許多動物朋友,每天可以看見牠們,在田間覓食、在花叢飛舞,改變就在一念之間,於是自然的夢想開始起飛。
來到中興大學的農場,看到第一種動物就是鴨子,這些鴨子雄兵只要一下田,就會非常有紀律的一字排開,順著稻間縫隙往前推進,別小看了這些小鴨,牠們身上隱含了自然農法的大學問。
人們把這種鴨子取名為「合鴨」,牠們是一種特殊的雜交鴨,有著好動的個性、雜食的習性,短短的翅膀、缺乏飛翔能力,特別適合在田裡穿梭游動,合鴨非常勤快,平均一天可以走上3.8公里,牠們不只是有機農場裡的好夥伴,也是與水稻共同成長的好朋友。
聽到主人的呼叫,白色的身影,紛紛從綠色稻田中探出頭來,其實鴨子與水稻共生的場景,曾經是台灣農村的記憶。
如今隨著有機農業的盛行,沒落的農村文化再度甦醒,就連傳統的除草方法-「抹草」都重出江湖。
今年已經76歲的阿伯,種田種了大半輩子,現在則在興大農場幫忙除草,早期許多農民,每天都是這樣彎著腰跪在田裡,用手慢慢的拔去雜草,也順便達到鬆土的效果,在講求快速的年代,這種耗時耗工的作法,自然漸漸被遺忘,看著阿伯的身影,深切的體會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飱,粒粒皆辛苦」的意涵。
雜草防治是有機栽培的一大挑戰,除此之外也要學習面對在有機農場中神出鬼沒的小傢伙,今年三月興大農場開始試種中草藥-紫錐花,中草藥本身就是用來治病強身,當然民眾會期待吃進去的藥材是安全無負擔的,不過種植有機中草藥才剛剛起步,工作人員嘗試用各種方式,來克服病蟲害的問題。
興大農場轉型的故事,要從九年前說起,當時擔任場長的陳世雄教授,看到工作人員因為長期噴灑農藥,導致肝臟疾病,於是下定決心全面改造農場。
種的人健康,吃的人也健康,這樣的想法愈來愈被現代人所接受,興大農場改作有機栽培之後,收支也由虧轉盈,而今他們更將有機農業的生態概念,推廣到市民農園。
傍晚,市民農園熱鬧了起來,許多居民紛紛前來整理自己的菜園,目前共有一百多位市民,以每年四千元的價錢,向中興大學承租土地,這一片小小的菜園,讓許多都市人一圆農耕夢,在這裡也見證了人們觀念的轉變。
其實當我們開始重視,吃的食物要健康安全,卻忽略了生活環境中,有許多潛藏的危險因子,尤其一些都市的綠地,人們為了防治蚊蟲,會大量噴灑農藥或殺蟲劑,就連中興大學的校園也不例外,陳老師形容那不是在殺蚊子,反倒比較像是在自殺。
二年前,陳老師將有機農業的概念推廣到校園,沒想到一個小動作,生態卻有了大改變,校園裡的動物朋友愈來愈多,學校裡的春天也跟著活潑起來,不過從學校到農場,卻是滿地的枯黃。風一起,整排的大葉桃花心木開始落葉,大葉桃花心木老葉換新芽的自然演替,也造福了農場裡其他的動物朋友,當樹葉落入溝渠,生活在水中的生物,有了更多可以棲息與躲藏的空間。
同樣的水,灌溉著農田,養活了稻米,同樣的水,流入渠道中,養活了生物。生態系中每一個環節都緊緊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像農場裡還有另一種動物朋友-蜜蜂,小小的蜜蜂對於毒性相當敏感,也成為極為重要的生態指標。
春天百花盛開,正是蜜蜂辛勤工作的季節,農場裡的工作人員,也隨著蜜蜂的步調忙碌了起來,雖然蜜蜂養在有機農場裡,不過牠們的採蜜範圍卻不只在這裡,光是有機農場的環境保持健康安全是不夠,畢竟小小的桃花源,也只是整個生態系中的一小環,當蜜蜂飛出桃花源之後,能不能再回來則要看看運氣。
春夏秋冬季節更替,農場裡的生態 ,隨著四季呈現不同的樣貌,不變的是人、鳥類、昆蟲、植物,共同使用這片土地,大家都是農場的主人,,從這一片桃花源開始,自然的夢想準備起飛。
製作緣起:
之前在拍攝有機農業專題時,意外發現中興大學不只在農場裡實行有機栽種,也將健康生產的概念推廣到市民農園,就連校園裡都朝著有機校園的目標前進,其實很多的公園綠地、學校,他們在維護清理的過程中,都會噴灑大批的農藥及殺蟲藥劑,這不但對人們的健康有所危害,對於在都市夾縫中求生存的生物,更是致命一擊,當我們在提倡永續台灣的觀念時,或許該從生活中、從教育上著手,當人心改變了,所有的一切將自然而然的往美好邁進。
採訪側記:
一個小動作,卻有了大改變,這句話運用在環境行動上相當貼切,以中興大學來說,當年因為陳世雄老師的一句話,從此農場、校園不再噴灑農藥與殺蟲藥劑,誰也沒料想到,這樣的一個動作,竟讓黑冠麻鹭、鴒角鴞等生物紛紛進駐,從農場、校園到社區,人、鳥、稻米、昆蟲等,共同使用這片土地,一個完整的生態系在這裡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