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 走到十字路口 | 環境資訊中心
深度報導

碳交易 走到十字路口

2010年11月30日
作者:劉仲恩(低碳生活部落格志工寫手團、美威斯康辛大學環境資源博士生)

美國期中選舉結束,執政的民主黨慘敗,保守的共和黨人多半對抗全球暖化興趣缺缺,許多人甚至還是暖化懷議論者,這也意味著美國國內的能源與氣候政策前景一片黯淡,近期內難以有積極的作為。在此同時,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hicago Climate Exchange, CCX)決定在年底關閉碳交易的平台,曾經喧騰一時政策實驗即將劃下休止符,牽動著碳市場未來的發展。

限額與交易 曾解決酸雨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先搞清楚碳交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在經濟學上,碳交易這種政策稱作「總量管制與交易」(cap and trade),透過界定污染的「排放總量」和「排放權」,市場機制會把減少污染的成本降到最低,這個概念在上個世紀的60年代被提出,在90年代美國治理酸雨的時候首次被採用,結果成效斐然,為防治污染開闢出一條新的道路。

有鑑於酸雨的經驗,世界各國也想導入市場機制來對抗全球暖化,於是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不僅規範各國在一定時程內,需要減少的碳排放量,同時還包含了一個「排放交易」的條款,國際「碳市場」應運而生。

碳市交易 添減碳經濟誘因

這個市場如何運作呢?舉例來說,如果英國某個碳排放大戶必須在2012年前減少7%的碳排放,但是該企業發現減碳成本很高,這時它不一定要花大錢翻新自己的工廠,可以透過國際碳市場買到德國某個電廠的減排量(ERU),或是購買法國企業在中國投資風力發電創造出來的減排憑證(CER),來達成7%的目標。如果市場順利運作,企業可以透過交易將減碳成本降到最低,甚至利用超量的減排來獲利。

美國受制於國內巨大的保守政治勢力,遲遲無法簽訂京都協議書,在這個背景之下,西北大學的桑德(Richard Sandor)教授在2003年推動成立了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其他受京都議定書規範的國家(如歐洲各國)的情況不一樣,美國的芝加哥氣候交易完全是由企業推動、企業自願參與,設定共同的減排目標。在全盛時期時,總共有450個大型企業參與,其中包括IBM、杜邦、福特汽車等知名大公司,這些企業承諾在 2003到2006年間(第一期)減少4%的碳排放,在2007到2010年間(第二期)繼續減少6%的碳排放,如果把這些參與企業的排放總量加總,比一個德國總排放量還要多。

國會不作為 迫氣候交易所熄燈

芝加哥氣候交易所並不期待成為美國政府行動的替代品,當初成立時,他們期待這樣一個「自願」參與的平台,可以為政府「強制」的管制鋪路,最終可以整合成一個更有效管理機制。這樣的期待最終還是落空了,近兩年來美國政治風向劇變,碳交易法案(Waxman-Markey bill)一度在眾議院闖關成功,最後卻命喪參議院。政府沒戲唱,企業也玩不下去,近幾個月來芝加哥氣候交易冷冷清清,年中時,交易所被另一家金融公司併購,一半員工被裁,本月初又宣佈有7年多歷史的碳交易平台即將吹熄燈號,曲終人散。

不過這並不代表碳交易即將走入歷史,它只不過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大西洋另一頭歐洲的碳交易市場(EU ETS)依舊熱鬧滾滾,交易量屢創新高。太平洋對岸的中國也正在研擬碳交易的可行性,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和天津市政府及中國石油公司 (PetroChina)合資成立了天津氣候交易所(Tianjin Climate Exchange)為中國市場鋪路,中國各地的「環境交易所」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掛牌成立。台灣則因為國際地位特殊,在這個風潮中完全缺席,爭議多時的《溫室氣體減量法》,還在立法院靜靜沉睡。

值得一提的是,碳交易只是諸多減碳政策的選項之一,並不是解決全球暖化的特效藥。事實上,許多學者與環保團體都對碳交易有所批評,很多人甚至擔心碳市場會成為下一個金融泡沫。相較於碳交易,很多人更傾向課「碳稅」,不過這個提案總因為政治上的阻力不了了之。京都議定書即將在2012年期滿,碳交易會在「後京都」時代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值得我們密切的觀察。

※ 本文轉載自「低碳生活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