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墾丁國家公園範圍 搶救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擴大墾丁國家公園範圍 搶救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

2010年12月27日
作者:屏東鳥會、中華鳥會

為確保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的生態完整性,籲請擴大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範圍,應納入東岸與北岸農田、水澤及魚塭濕地,同時在墾丁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中納入國家公園範圍內加以保護。

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位於恆春半島中心,潭面滿水位面積約為175公頃,土地使用分區為墾丁國家公園的特別景觀區。龍鑾潭與其潭區周遭的水澤、魚塭、農田、灌叢和次生林等不同型態的土地利用方式,組成良好的鳥類棲息與覓食環境。成為南台灣最重要的水鳥(包括雁鴨科、鷺鷥科及鷸鴴科等)棲地,也是東亞島弧候鳥遷徙路線上不可或缺的環節,更是國內生態旅遊最重要的景點之一。根據墾丁國家公園歷年來的調查,龍鑾潭區域的鳥種達200 種以上,其中以候鳥居多,占了70%以上。每年秋冬過境之候鳥在此停棲、覓食、補充體力後,得以繼續牠們南向的旅程;冬季時,更是吸引大批雁鴨雁鴨科鳥類駐留,直至翌年春天才陸續北返,才返回繁殖區。

墾丁地區目前是國內重要的旅遊熱點,全年粗估遊客量逾300萬人以上,龍鑾潭周圍的環境開發壓力極大,多年以來堤防東側至屏鵝公路之間的大型工商綜合開發案及北堤外民宿開發案傳聞從未間斷。但龍鑾潭濕地週邊環境,除了墾丁國家公園範圍內(堤防外側溝渠以西及以南區域)已劃入國家公園特別景觀區,受到國家公園法保護之外,堤防外側溝渠以東及以北區域,並不屬於墾丁國家公園範圍,並不適用國家公園法。今年度由本會(屏東縣野鳥學會)及高雄市野鳥學會合作執行的「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生態環境調查及復育紮根計畫」環境監測調查時更發現在東堤外已遭受到極大的人為干擾,大面積農田土地被以「護坡」為由,被堆滿建築廢棄土和廢棄物,除改變環境景觀外,嚴重影響當地野生動物棲息環境外,也將進一步危及龍鑾潭地區的生態環境品質。

環境的變遷將改變野生動物的棲息習性,以高雄澄清湖為例,澄清湖曾經是台灣南部重點的雁鴨棲息地,每年冬季上千隻的水鴨,當年更是吸引高雄鳥會在此舉辦「大貝湖水鴨觀賞季」,但因週遭環境的開發,以致棲息地的破壞、覓食地的消失,近年幾已無鴨可尋。相對的,曾經被第七輕油裂解廠及大煉鋼廠相中的七股潟湖地區,因為大家共同的努力維護,停止原來開發為工業區的計畫,改劃設為黑面琵鷺保護區,提供全球黑面琵鷺半數族群的重要度冬棲地,該區每年到訪的黑面琵鷺數量迭創新高,已由原先調查的200餘隻,增加為近年來每年均有上千隻的紀錄,今年於11月份黑面琵鷺普查時,更達到創紀錄的1671隻。

棲地環境一經破壞,即難以復回,龍鑾潭雖然位在國家公園範圍內,可免於生態環境破壞壓力。但是,位於潭域周圍的許多雁鴨、鷸鴴的棲息地,卻在地主為獲得更大利益,而改變原來的土地利用方式而逐漸消失。為確保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的生態完整性,籲請擴大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範圍,應納入東岸與北岸農田、水澤及魚塭濕地,並在墾丁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中納入國家公園範圍內加以保護。

國家公園設立的目的是以自然保育為著眼,因此呼籲大家連署支持。

1.擴大龍鑾潭國家重要濕地範圍,應納入東岸與北岸農田、水澤及魚塭濕地。
2.墾丁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中將東岸與北岸農田、水澤及魚塭納入國家公園範圍內加以保護。

屏東縣野鳥學會
中華民國野鳥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