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和能源作物協同生產 有助減少貧困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糧食和能源作物協同生產 有助減少貧困

2011年02月20日
摘錄自2011年2月17日聯合國網站新聞中心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於2010年2月17日發表一份最新研究,指出將糧食和能源作物的搭配種植生產的農業體制對於貧困的農業社區尤其有效,推廣這種體制有助於促進農業安全,同時減少貧困。
糧農組織專家稱,水稻作物的殘餘物可以用來生產生物能源,落葉和脫落的樹枝及腐敗的灌木等也可以充當水果、椰子和咖啡豆等作物的肥料。這樣既節省了購買燃料和肥料的成本,又可以實現迴圈和清潔生產,保護環境。

這一專案已經在越南有了成功的經驗。牲畜的糞便被用來製造能源,而過程中所產生的泥漿可以來施肥,改善土地品質。通過這種方式,既節省了農民的成本,又增加了產出。該實驗結果顯示,與在同一塊地上1年種2次水稻的收入相比,農民的收入增長了3到5倍。

糧農組織指出,逐漸推廣這種模式,促進糧食和能源作物的協同生產將可以改善貧困地區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自然資源可持續管理,並為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