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人間雜誌》籌畫紀錄台灣第一大河濁水溪的專輯,我負責上游及下游的攝影工作。
麥寮、台西、口湖,這片飽經地層下陷的土地,也在這個時期被規畫為六輕用地,從一開始的歡欣鼓舞,到現在後悔莫及,連我在數十公里外虎尾老家土地上所種的番茄,也都因六輕空氣汙染而染病。
現在,同樣的劇碼還要在彰化大城鄉上演。
23年前,我因採訪的緣故,來到位於大城鄉最近濁水溪出海口的水尾村,竹管屋所建構的聚落,令我印象深刻,這個偏鄉,如今也同樣面對工商業擠壓的效應,呈現十足荒涼。如今,因為地方的衰敗與沒落,也即將被國家以極端的手段,推向一個萬劫不復的毀滅之道。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雖才成立半年,但地震之後隨即轉型投入救災與重建的工作。12年來,最代表的案例就是我們進入協助的桃米社區。
剛開始,大家都不看好,社區在觀望、質疑;政府高級官員說,你們這樣搞「產值」有限。但是,恰恰好這個埔里最貧窮的山村,也因為如大城鄉般,因人口外移產業沒落而保存了相當優勢的生態環境,全台有29種原生蛙類,這裡占有80%的23種。因此,以生態保育出發的生態旅遊結合生態村的發展,成為12年來發展的途徑。
訓練解說員、認證,讓居民從認識自己的故鄉的寶貝到「惜寶」,進而願意付出行動來保護,居民慢慢走出因有垃圾掩埋場之垃圾里的陰霾;而解說員在試營運收到解說費之後,知道知識可以轉化成經濟是真的,此後一發不可收拾,從生態環境的保育、生態民宿的營造、媽媽特色料理的提升......,到紙教堂從日本遊牧到桃米再生,現在據統計,這個社區新興的生活創意產業,一年的毛收入超過一億元台幣,同時,生態保育的價值與行動已深化、落實到居民的行為中。
這個案例顛覆與創新我們過去對弱勢社區的想像,也見證以NGO為跨域平台合作模式在台灣發展的可能性。
政府部門其實是沒有耐心等個10年、20年,甚至是50年,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底下來思索、制定政策,來面對弱勢地區的地域振興問題。而且地域振興是一跨域合作的整合型事務,如此以一個經濟部的國光石化廠的設置就想要對地方有所貢獻,無疑是一個粗暴不堪的決策,背後呈現的其實是政府部門治理能力的不足與不負責任。
在最弱勢的地方,也往往為我們保存最大的潛在資源,就看我們怎麼選擇與行動。尤其在後ECFA時期,如何將移不走的風土民情轉化成面對世界的資源,才是台灣的活路,怎能搬一座石化廠來自毀前途呢!
※本文轉載自「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