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噩夢‧阿根廷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通膨‧噩夢‧阿根廷

2011年02月28日
摘錄自2011年2月27日工商時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阿根廷在1970到1980年代就曾爆發超通膨,導致國內經濟陷入衰退,阿根廷如今再度進入高通膨時代,而政府操縱經濟數據正是造就物價混亂的元凶之一。

根據獨立經濟師估計,2010年阿根廷通膨率在25~30%,創下2002年貨幣大幅貶值以來新高。私營機構經濟師表示,2010年阿根廷食品價格漲幅已經超越薪資漲幅,導致窮人買不起食物。即便是中產或上流階級也比以往更依賴信用卡消費,使得個人負債比例不斷增加。

除了阿根廷深受通膨所苦之外,放眼拉丁美洲幾乎無一倖免。1994年通膨率一度衝上2,000%的巴西,今年通膨率恐怕也要超過5.5%。委內瑞拉央行也表示,該國通膨率高達27.2%,是目前拉丁美洲最嚴重的。

通膨在多數國家被視為潛在的經濟問題,但在阿根廷卻是政治議題。今年10月即將參選連任的總統費南德茲(Cristina Fernandez de Kirchner)聲稱國內尚無通膨危機,但外界早已對其經濟政策提出質疑,甚至指控政府在過去4年來持續操縱經濟數據企圖粉飾太平。4年間,阿根廷政府聲稱累計通膨率為39%,但私營機構表示實際百分比高達120%。為了轉移通膨焦點,政府靠著黃豆價格上漲不斷衝刺經濟成長率,並強調去年國內汽車銷售量創新高,藉此凸顯內需火熱,但內需大過生產極限反而加速通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