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3月01日
摘錄自2011年2月28日北京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萬隻中華大閘蟹被放流長江口。專家稱持續不斷的放流活動有利於該地區生態系統修復。26日早晨,裝滿各種鮮活長江水產品的卡車開上了渡船。渡船行駛到長江口核心水域后,在科研人員的安排下,在長江口的新瀏河沙、九段沙等選擇的水域,共放流了長吻鮠2萬尾、中華絨螯蟹1萬隻、底棲生物(螺螄、河蚌等)20噸。
長江口是一個歷經千年發育形成的獨特生態系統,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多樣。但近幾十年來,環境污染、過度捕撈等人為干擾使近海生物資源量顯著下降,河口海灣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退化,目前上海已啟動了系統的生態修復方案。中國水運最大工程長江口12.5米深水航道工程開建以來,採取了各種科學手段最大程度保護自然生態。與此同時,為了彌補工程可能給生態帶來的不利影響,長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承擔並資助了水生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從2001年開始,已先後6次在長江口進行了放流活動,中華鱘放流超過3000尾,底棲生物放流超過 300萬隻,中華絨螯蟹已超過2.5萬隻,重要經濟魚類試驗性增殖放流39萬尾。
負責本次放流項目的水產專家、東海水產研究所教授陳亞瞿說,通過連續不斷的水生物放流,長江口水生生態正在修復,大閘蟹等代表性水產品的產量也正在快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