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灰落海 珊瑚生態起變化 | 環境資訊中心
國際新聞

火山灰落海 珊瑚生態起變化

2011年03月09日
摘錄自2011年3月9日民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日本九州的新燃岳火山,從今年1月底大規模噴發後,至今仍然沒有停歇的跡象,不只人類深受火山灰之苦,火山灰隨風飄落太平洋,也讓海底的珊瑚世界,起了變化。

隨著日本九州新燃岳火山噴發,火山灰聲勢驚人、肆無忌憚的飄散,衛星雲圖上這白色的部份,顯示火山灰竟然飄到了太平洋,日本公共電視台NHK記者,來到距離火山65公里的海面,要一探海底狀況,只是潛入水中,迎面而來的卻是一片泥濘。

這景象真的很誇張,珊瑚表面堆積大量火山灰,而火山灰之下珊瑚已經白化,這個海域因為新燃岳火山爆發,已經有二到三成的珊瑚死亡。九州火山不只一個,靠近鹿兒島灣的櫻島火山,比起新燃岳火山持續噴發更久的時間,火山灰飄落海中已經變成常態,潛入鹿兒島灣2公尺處,眼前一大片,是板葉雀屏珊瑚,直立式的生長方式,讓火山灰無法堆積,而且在如此艱困的環境,珊瑚生長範圍竟還能擴大,展現強韌生命力。

如果再潛入10公尺深的海中,這邊生長的是陀螺珊瑚,但形狀卻有別於一般的陀螺珊瑚。畫面左邊是生長在鹿兒島灣的陀螺珊瑚,右邊則是一般的陀螺珊瑚,可以發現一般的陀螺珊瑚形狀就像一個碗,容易堆積火山灰,鹿兒島灣的卻有一個開口,方便火山灰流出。也就是說,只要不是一口氣大量飄落火山灰,珊瑚就有能力適應逐漸改變的環境,找出自己的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