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生態旅遊年觀光局破壞溪流建停車場,拒做環安評估」一文 在地人不同心聲 | 環境資訊中心
公共論壇

回覆「生態旅遊年觀光局破壞溪流建停車場,拒做環安評估」一文 在地人不同心聲

2002年10月04日
作者:林耿逸

dear 翁先生

首先,佩服您對環境維護的執著與努力,也深刻感受到您對自己土地的熱愛。拜讀您的一封信後,敬佩您的勇氣,不過我也深刻的期盼,期盼您能讓我們有一口飯吃。

奮起湖,自民國71年阿里山森林鐵路沒落以後,因村內無法謀生,人口外流嚴重,沒有年輕人願意留下來,一副百廢蕭條的樣子。因您長時間在外地工作,可能無法想像,那種「窮怕了」的感覺,不知道您是否能體會?

經歷數十年,前人的努力與發展,將奮起湖帶往無煙囪工業-「觀光旅遊」,著實增加當地居民收入與工作的機會,回顧這幾年來,經濟不景氣,失業的人口與日遽增,年輕人亦遊手好閒、無所事事。但是,奮起湖朝觀光發展後,讓新一輩的年輕人願意回鄉工作,因為這塊土地能夠提供他們收入,尤其這一、兩年來更是如此,在這個村落可以感受到年輕的活力。我相信,您也是在這個時候回到這塊土地,而這塊土地也大方的提供你工作機會。

當發展觀光後,我們也常在想,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是否能平衡?當人類經濟發展超越土地所能容忍的範圍時,該是停止經濟的發展還是著重環境保護?很難做一個完整的抉擇。因此,當政府要興建南二高時,勢必已經評估過經濟的發展與環境的影響,「在影響環境最低的限度下,促進經濟發展」同樣的,奮起湖停車場的興建也是在同樣的理念下,影響環境最低又能促進經濟的發展。

這幾年奮起湖因觀光發展,帶來大量的人潮,每當假日,車多又無足夠停車位,常常人車爭道,險象環生,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停車場成為當地發展觀光的瓶頸,爭取停車場遂成為當地發展觀光的重心。而今,交通部觀光局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有心對奮起湖作一完整規劃,相信數年後,奮起湖必能風華再現。

而您文中所提,該河川地不宜興建停車場,敝人有不同意見:

  1. 該河川地幾年前為村民垃圾場,大量廢棄垃圾及焚燒,對該地環境已造成迫害及污染,且其地底下埋藏相當多的垃圾及有毒物質,是否該任其讓溪水侵蝕,因而將有毒物質帶至下游,造成二次污染?
  2. 該河川為典型荒溪河川,僅雨季時有溪水,河川生態少樣性,況且附近居民排放廢水皆由此入,生物性受到限制。
  3. 該河川地為封閉型態,左右兩邊為高數十公尺擋土牆所阻隔,前後亦為道路所封閉,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生態保育團體多次保育紅樹林、黑面琵鷺…等珍貴動植物棲息地,因其具有代表性、珍貴性及稀有性,試問:您是否針對該河川地進行過野地調查,該地是否有珍貴的動植物生態?
  4. 該河川前段及後段皆已完成整治,僅中間段約100公尺尚未整治,整治河川應求整體性而非區段性,倘若真因中間段未整治,遇大水沖刷,將垃圾及土石堆積在下段整治口造成氾濫,豈非影響下游居民更甚。
  5. 經探求下游居民意見並無反對之意,何以提及下游居民反對。
  6. 文中提及,停車場會危害孩童安全,亦言該停車場僅供假日備用停車,如此,何以危害兒童安全?難不成中和國小學童,假日還需到校補習,真正危害兒童安全是「人車爭道」。
  7. 該文,似有替人作嫁之虞,該河川地原為他人非法佔用、種植作物,興建停車位,未得補償,似有抱怨之聲。試想,該停車場不興建,最大獲益者為何?
  8. 翁先生最近才從外地返回奮起湖定居,奮起湖這幾年已經著實的改變生活方式,您以一個外出歸返的遊子,何以來了解當地居民的想法,更以自身的意見來代表大眾的想法,不甚適合。況阿管處舉辦過多次地方座談會,何以當初反對者少,贊成者多。且您引用外來基金會的意見,基金會有權決定村民他們未來想過的日子嗎?

環顧奮起湖四周環境,為尋興建停車用地何其難也,再尋容那可容納7、80部車位更難,取一地而促進地方之永續發展,如其所造成的傷害是取代其他用地所最小的,我願意接受這樣的條件。您不該以個人或少數人的想法,來阻礙地方的經濟發展,應在權衡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育中,尋求一個傷害最少的方式。

試想,非洲國家的百姓沒飯吃時,會想到環境保護嗎?如果您失業在家,為著五斗米折腰時,您會想到生態保育嗎?現今,高失業率時代,年輕人願意回鄉工作,希求的是一份安定收入,有誰願意離鄉背井到外地找工作。請您給年輕人一個機會,一個能夠永續發展的機會,同時,也藉此次機會,教導他們生態保育的重要! (2002-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