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03日
摘錄自2011年5月2日中國新聞網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學者完成的一項研究成果顯示,第四紀(距今約250萬年)以來,洞庭湖地區經歷了沉降→抬升→沉降的演變過程,現在仍處於坳陷沉降階段。洞庭湖近代湖域面積急劇減小,導致洪澇災害危險性增大及生態環境惡化,亟需退田還湖。
最新一期《地質論評》發表了湖南省地質調查院柏道遠研究員等完成的研究論文《洞庭盆地第四紀構造演化特徵》。研究人員以地貌和沉積為基礎,通過詳細 的地表地質調查、大量的第四系鑽探資料以及多種手段獲取的年代資訊等進行研究發現,洞庭盆地第四紀以來經歷了早期拉張斷陷沉降、中期整體抬升、晚期坳陷沉 降的演變過程。
早期拉張斷陷沉降階段盆地沉降幅度一般100~200米,局部可達300米,斷陷活動隨著盆地的逐漸擴張向東、西邊緣遷移,可能受盆地區下部物質向 周邊遷移作用控制,盆地周緣的隆起區產生脈動式抬升;中期洞庭盆地整體抬升、暴露並遭受剝蝕,在盆地東緣和西緣產生傾向盆地的構造掀斜,局部第四紀沉積層 產生褶皺變形;晚期洞庭盆地主體產生坳陷沉降(地殼表層彎曲產生的沉降)並接受沉積,不過沉降範圍遠小於早期,沉降幅度一般為5~20米。
洞庭湖地區是中國重要的糧棉漁基地,區內河流密集、湖泊廣布,擁有豐富的濕地資源。上世紀50年代前,洞庭湖排名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然而近代湖域總體南移且面積急劇減小,現已位居第二,並導致洪澇災害危險性顯著增大及生態環境日漸惡化。
專家稱,洞庭湖地區災害治理和環境恢復的科學決策,有賴於對影響洞庭湖演變關鍵因素的正確認識。而研究表明,近代洞庭湖的萎縮主要與泥沙淤積和圍湖造田有關,因此,使湖區圍垸免受洪澇災害的最終辦法是退田還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