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5月25日
摘錄自2011年5月25日經濟日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23日說,由於供需失衡,未來數年農產品價格將持續波動。全球第二大小麥出口國俄羅斯正考慮7月如期結束農作物出口禁令,可望協助舒緩供應疑慮。
糧農組織助理總幹事葛南(Hafez Ghanem)說:「我們預期未來數年的農產品價格將持續波動。糧價波動自2005和2006年以來已加劇,我們預期價格將居高不下且波動劇烈。」他表示,到2050年時,全球糧食產量將須增加70%,才能滿足屆時預期將達到90億人口的需求,然而全球穀物產量年成長率已減緩至1%,低於1960年代的每年3%,反觀全球需求卻以每年2%的速度增加。他說:「市況更為緊俏,天候因素等各種震撼都會加劇對糧價的影響。我們認為糧價波動的長期因素是供需失衡。」
葛南指出,農產品價格波動的部分原因,是生質燃料業者增加從農作物提煉乙醇燃料,使糧價和油價的連動性愈來愈高;糧價和油價的相關性已升至80%,高於五年前的50%。
歐洲農民正面臨30年來最乾燥的天氣,中國農作物收成也受旱災威脅,加上美國穀物產量因洪水和熱浪侵襲而減少,使標準普爾GSCI農業指數自13日來大漲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