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蚵,是台灣西部沿海的重要經濟活動,而隨著各地的海岸地形、環境不同,也衍生出許多不同形式的養殖方式。芳苑外海的廣大潮間帶泥地上,可以見到蚵農用木頭或水泥打下的一道道基樁,每道樁之間則吊掛著一串串的蚵仔,這就是俗稱的「平掛式」養殖法。
為了將蚵仔從海中運到陸地上,蚵農從最早的人力挑送,到用牛車載運,一直到近期,多數蚵農改駕駛自行組裝的拼裝三輪車,形成濱海地區的特殊景觀。尤其是芳苑普天宮外的番挖聚落,部份人家至今還保留了牛車載蚵的傳統,已經是全台灣僅存的地方風貌。
蚵仔怎麼養?
一般在剝蚵殼的過程中,就會一邊篩選出品質較好的「種殼」供養殖用,接著就要將種殼清洗、打洞、綁成串,再一條條綁在位於泥灘地上的蚵架。每年農曆7、8月間,以及10月間,蚵苗開始大量出現,接著牠們便隨潮水四處漂浮,尋找可以附著、繼續生長的地點。這時,蚵農就必須一一檢查先前綁上的蚵殼,是否有蚵苗附著、附著的機率高不高,養殖大約一年之後,就可以收成,但也有些蚵仔會養更久。
洗蚵殼是濁水溪以北的蚵仔養殖地區,才有的步驟,這道手續可以減少蚵仔的雜質。尤其芳苑地區除了供應一般蚵仔,也專門提供蚵仔煎攤販用的小粒蚵,多了一道洗去雜質的步驟,才能避免老人家在替蚵仔大小分類的時候,因為眼力不好而看錯。
蚵仔怎麼賣?
我們所拜訪的阿源大哥,是彰化地區數一數二的蚵仔批發大盤。他向我們解釋,向蚵農收購時,是以「蚵籠」為單位來計價,買進尚未撥開的蚵仔,再請人幫忙撥殼、把蚵肉挑出來。
阿源大哥說,在他小時候,曾經一走出家門整條街的人都在幫他們家剝蚵仔,現在雖然從事剝蚵仔工作總人數已經變少了,但這對老人家來說畢竟是體力負擔較小,又可以換取收入的工作,一天下來可賺個4、5百塊,所以倒也不怕找不到人剝蚵。
蚵肉剝好之後,就會有中盤商整批買去,再轉賣給一般市場攤販。雖然蚵仔一年四季都可採收,但其訂價則是依照嘉義東石地區所開出來的價格,隨著收蚵籠的成本、 季節變化變動。遇到颱風時,蚵農難免遭受損失,更不用說近幾年時常出現工業污染,整片蚵仔全都賣不出去的情況,讓辛苦的蚵農,除了看天吃飯,又多了更難掌控的人為因素。
蚵仔批發的事業,可說是阿源大哥的父親一手建立起的,他四處尋找願意收購蚵肉的中盤商、建立關係,幾十年下來才累積了這般規模,第二代則由三兄弟繼續接手。阿源大哥說,他們家一共有17口人,都是靠著蚵仔批發吃飯,「如果在都市生活,要養17口人根本不可能」。而除了阿源大哥一家的事業外,養蚵所形成的產業網絡,也世世代代餵養著數以萬計的沿海人家。
不過,六輕建廠後,不光是空氣污染,海岸漂沙的自然移動,被工業區阻斷,使得整個沿海地形發生改變,不少地方淤積了大量無法被海水帶走的爛泥,連帶影響海岸生態以及蚵仔養殖。但更讓蚵農擔心的是,未來若國光石化建廠營運,將目前的溼地用來填海造陸,芳苑沿海的養蚵產業甚至可能完全消失,所帶來的浩劫完全非六輕可比擬…
蚵殼怎麼用?
經過阿源大哥的解說,總算釐清了心中長久以來的疑問,了解了養蚵所用的「種蚵」的來源。但除了少數被留下來再利用的蚵殼,其他大部分的殼,是否有什麼用途呢?
從小生長在台南,在走訪安平古堡、億載金城這些古蹟的時候,經常可以看到過去的人,將蚵殼拌入泥沙等材料,作為建材,但這畢竟也是幾百年前的事情了。現代人究竟怎麼處理大量蚵殼,答案就在接下來我們要去拜訪的地點中。
走進林先生位在王功的工廠,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堆積成小山狀的蚵殼。林先生說,全台灣像他這樣的蚵殼加工廠,數量不多,只有5家,而彰化地區的蚵殼,都是集中到他的工廠加工,平均每個月進貨1700噸的蚵殼,用量則在1400噸左右。
蚵殼經過日曬之後,接著才會由機器加工,先碾碎,然後再經過高溫烘烤,才能製造成最後的各種成品。蚵殼粉具有豐富的礦物質,可以作為肥料,調整土壤的酸鹼質,也可以作成動物飼料,其中飼料又分成兩種,碎片狀和粉狀。碎片狀的可以作為雞、鴨、鴿子的飼料,粉狀的適合混在豬、鰻魚等動物的飼料中食用。
林先生說,他的工廠所生產的蚵殼粉,目前多是提供給國內的幾間飼料大廠作為原料,如福壽、卜蜂等廠商,都是向他收購,另外,台塑也有向他購買蚵殼粉來製造有機肥料。
原本看起來不起眼的蚵殼,經過加工後,裡面所含的礦物質得以再次進入食物鏈的循環,也希望隨著養蚵所衍生出的這個產業網絡,能夠生生不息的,在彰化海岸繼續繁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