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6月15日
摘錄自2011年6月15日聯合報台北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中國大陸禾博天然產物公司進口的薑粉(生薑萃取物)、大豆及橄欖葉萃取粉檢出塑化劑DIB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及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薑粉DIBP濃度竟達三萬多ppm,學者說,「這幾乎在吃塑膠了。」
食管局局長康照洲表示,國內2002年開放薑粉進口,這次檢出含塑薑粉為2008年6月輸入,因味道差,三年來只有新北市蔡青霖及台中市達健公司買了10.4公斤薑粉,製成膠囊錠狀等保健食品。康照洲說,蔡青霖僅試作產品,未出售錠狀膠囊;至於達健膠錠產品已回收,剩餘薑粉也封存。另外,禾鑫進口的大豆及橄欖葉萃取粉均未售出,目前相關原料已封存。
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凌永健說,DIBP 33100ppm相當於3%,推測不肖廠商選擇價格低廉的工業塑化劑替代。
康照洲說,未來禾博產品需檢附官方衛生安全證明文件,並提出塑化劑檢驗報告外,每批產品還需抽驗5%。另外,中國大陸每批進口的植物萃取物粉末及汁液產品,應檢附衛生證明文件,且增加5%抽驗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