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作的海洋記憶 | 環境資訊中心
我們的島

手作的海洋記憶

2011年07月11日
採訪:林子涵、柯金源;撰稿:林子涵;攝影:柯金源;剪輯:蘇志宗

「全伸港鄉,只剩我一個人這樣抓蝦猴!」,目前還以傳統方式抓蝦猴的曾學阿伯說。七十餘歲,他臉上的皺紋和笑容,是多年來海風刻畫的痕跡,也同時紀錄了海岸數十年來的變遷。

615手作的海洋記憶

阿伯告訴我們,從前他只靠一片潮間帶,就足以養家:「我抓蝦猴賺了快要百萬!」「以前鈔票多到都快要放不進口袋了」。以目前我們所見、所想,實在難以想像,從前的海岸,究竟有多豐饒?

「夏天抓公代、冬天抓蝦猴」,曾學根據不同的季節,抓不同的海產。一個夏天,他拱著稍微彎曲的背,搶在快要漲潮的前一刻,帶著鐵耙、桶子,到潮間帶泥灘地上抓公代。曾學看準地方,一挖開土,果真都是公代。那一刻他的神情,好像挖到寶的孩子,有驚喜,也有海必定會有寶物的堅信。

挖了一整袋的公代,曾學把滿滿的收穫,放在一台小小的腳踏車上。「我平常還騎到八卦山去賣!」原來,曾學到海邊挖公代、赤嘴、蝦猴等海產後,會先回家洗淨、或請媳婦替他燙熟,之後,他一樣會騎著腳踏車,自己拿去市場擺攤販賣。

我們跟著阿伯,想要一起去市場;不過擺攤之前,還要去一個地方─農田。凌晨天還未亮,阿伯已經起床,騎著腳踏車到田邊灌溉。「又要去海邊,又要去田」,曾學提著水桶,就像提著抓公代的桶子一樣,熟練的勞動姿態中,有淳樸動人的色彩。

結束農田的灌溉時,天也亮了,曾學載著昨天採的公代,騎車到市場擺攤。

不知又過了多久、歷經了幾次的漲退潮,在一個冬天,曾學一樣牽著腳踏車,要往海邊去抓蝦猴。

「海底有什麼,我只要走過去,都看得到」曾學對這片海太熟悉了,但這次抓蝦猴的行程,卻讓他不得不相信,海真的起了變化。

「都沒有了...」曾學一邊走,海風呼嘯吹過,幾乎要蓋住曾學的聲音。蝦猴洞呢?幾乎都看不到;不然,就是太小、還不像樣的蝦猴洞。曾學不放棄,繼續在寒風之中尋找,他彎彎的背,此時看來彷彿一個嘆息。「污染水太多了,都死了...」

再繼續走,超過一個小時的尋找後,曾學終於找到一些蝦猴洞。他開始挖掘,結果是費力挖了好大的洞,才出現幾隻的蝦猴:「現在抓蝦猴真可憐,難怪沒有人要抓了」。

自己抓蝦猴、自己運送蝦猴、自己賣蝦猴....一個從不干擾自然界太多的漁民,面臨這個世代自然環境的變化,心中的感觸,或許只有寬廣無際的海可以承受。

當我們又再度在另一個夏天,遇見了市場的阿伯時,他的攤位上出現的是一種叫做赤嘴的貝類。阿伯依舊微微的笑,告訴我們「污染太多,蝦猴大不了,我現在不抓蝦猴了」。

「以前,我抓蝦猴,還替我兒子都娶了媳婦...」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