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你我可能都朗朗上口,然而隨著新科技、新技術不斷產生,保育也不能再墨守成規老唱舊調!接下來幾周,我們將來看看台灣又有哪些保育新勢力,利用別出心裁的技術及方法,為我們的生物圈留下更多的繽紛及美麗!
幾年前,曾在台灣上映的法國電影《蝴蝶》(Le Papillon),描述一對忘年之交尋找傳說中的蝴蝶「伊莎貝拉」的過程,伊莎貝拉神秘的習性、美麗的身影以及短暫的生命,加上老人完成兒子遺願的意志,讓電影既淒美又勵志;伊莎貝拉的形象更深擄人心。這個在電影中以蝴蝶稱之的伊莎貝拉,其實是屬於天蠶蛾科(Saturniidae)的蛾!
伊莎貝拉是隻蛾
喜愛伊莎貝拉的民眾會不會因為牠是蛾而改變心意呢?大多數的台灣民眾對蛾類的印象多數為負面,從蝴蝶被稱為「呀啊」(台語),蛾叫做「拉撒(骯髒)呀啊」即可得知。蛾的幼蟲常造成農損,有些蛾類的外形不討喜,甚至有毒;加上書籍與資料匱乏,阻礙了民眾客觀認識牠們的機會。
事實上,蛾類之美並不輸給蝴蝶,且蛾類幼蟲與當地的植被相息息相關,非常適合做為一地長期監測的指標;翻轉民眾對於蛾類的印象,繼而推動賞蛾保育風氣,考驗著特生中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的台灣賞蛾小組。以解說教育組為主的幾位蛾類研究者,絞盡腦汁,精心安排一系列活動,為台灣蛾類保育拉開新序幕。
蛾蝶同目不同命
時間拉到2005年,現任特生中心解說組組長的林旭宏在合歡山任職,因工作之便,結識了一群高海拔生物研究人員,其中一位即為少數幾位蛾類研究專學沈勇強,建議他趁工作之便,研究台灣尚未有人涉足的高海拔蛾類以及食草的關係。這項研究,讓林旭宏從此專注於蛾類研究;但研究越多,越發現台灣蛾類之豐富多元,調查研究相對顯得稀少。
林旭宏說,台灣直至1992年才發展出蛾類名錄。根據中研院「台灣物種名錄」顯示,產於台灣的鱗翅目種類達78科4513種,而一般相信,還有更多鱗翅目昆蟲等待人們的發現。鱗翅目的分類方式有很多種,最常見的是依據觸角形狀分為蝶和蛾;而台灣蝴蝶與蛾的物種比例約為1:10,蝴蝶約為450種,蛾則多達4000多種。然而即使台灣賞蝶的風氣方興未艾,賞蛾者竟如鳳毛麟角,積極推動賞蛾,進而喚起大家對蛾類的重視,實屬必要。
蛾類保育要及時
對於一般人而言,保育蛾類也許令人感到不可思議且費解。「其實蝶與蛾的幼蟲都高度仰賴特定植物,當某一地區的蝶或蛾數量長時間地下降,可能表示環境已經出現某些危機。」特生中心解說組助理研究施禮正也是台灣賞蛾小組的大將,7年來投入蛾類研究,對於蛾類的保育地位最能體會。
去(2010)年5月,施禮正在太魯閣進行蛾類調查,當晚微雨多霧,施禮正正想著不會有斬獲了,迎面來了一群竇舟蛾,盛況可比大豐收。竇舟蛾是一種大型而美麗的蛾,通常外型顯著的昆蟲在研究上一般較為豐富透徹,沒想到竇舟蛾一直到2003年才在台灣正式紀錄。此事正凸顯了蛾類基礎調查研究之不足。
施禮正表示,目前台灣的《野生動物保育法》之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尚未包含任一蛾類,他擔心台灣也可能有如歐洲,因為人為干擾與棲地消失,使蛾類物種逐漸消失,如《蝴蝶》所呈顯伊莎貝拉之處境,「而台灣蛾類的基礎調查甚至尚未完成!」
為了及時把握保育機會,特生中心在年初,先推出「慕光之城」台灣蛾類多樣性特展,展示國內難得一見的蛾類標本,並還原蛾類的生活史,完全揭露已知的蛾類秘密生活,讓民眾透過認識、了解蛾類之多元面貌,進而帶動保育風氣。光是這樣還不夠,研究團隊已推演了一連串中長期計畫,包括仿效「歐洲飛蛾之夜」,預計於2年後舉辦「台灣飛蛾之夜」,讓蛾類調查得以迅速全面的推展。
邁向飛蛾之夜
「歐洲飛蛾之夜(European Moth Nights)」是由匈牙利鱗翅學會和瑞士盧塞恩昆蟲學會所共同舉辦的一項普查行動,自2004年開始,每年選定某個月的月缺前後5天,號召遍布全歐洲的「蛾友」,在各自所在地進行蛾類觀察。
民眾將這5天內觀察到的蛾類影像及資料回傳到主辦單位,由專業的科學家彙整記錄後,將結果公開於網站上分享,以宣導蛾類的保育。如此不但達到大眾教育的效果,也讓科學家得以監測蛾類變遷的情形,進而掌握環境變動的狀況,以擬定最佳的保育策略。
要在原本對蛾類不具好感的社會完成「台灣飛蛾之夜」這項幾近不可能的任務,特生中心並未停留在空談。為了籌備2013年的「台灣飛蛾之夜」,台灣賞蛾小組在臉書成立「慕光之城」蛾類社團,在網路世界串連蛾類同好,3個多月來,聚集140位「蛾友」,累積87筆資料(分別由30個人提供),進入特生中心的「生物資源資料庫」,為蛾類生態留下難得的紀錄。
通關密語:慕光之城
出生於數位時代的施禮正,小學五年級開始賞蝶、蛾,因為父母對蛾負面的稱呼,甚感不平,轉而專注於蛾類觀察,至今未改初衷。看中臉書平易近人的特性,施禮正決定以此當作起步,為台灣飛蛾之夜鋪路。
施禮正表示,目前賞蛾人口少,圖鑑也缺,社團成立初期,先滿足成員蛾類鑑定的需要,讓網友透過每天一點一滴資訊的收集、累積,持續關注蛾類議題,互相交流也自我充實,讓成員逐漸成為護蛾先鋒。
幾位社團成員十分肯定社團的運作。就有蛾友表示,這個社團像個活字典,是資訊取得與學習的好地方。也有蛾友表示,雖然目前對蛾類仍只是純欣賞,但「慕光之城」完全顛覆他對蛾的觀感與印象,發現蛾類竟是如此婀娜多姿、美麗嬌艷。不出施禮正所料,蛾種鑑定果然是成員最肯定的項目。
因為蛾友的表現積極,讓台灣賞蛾小組信心大增,在大型的台灣飛蛾之夜前,將陸續展開幾次小型的「試飛」行程,提供定點定時,號召蛾友試拍,將流程試跑幾次,務必要在台灣飛蛾之夜前,讓活動設計暢通。這些試飛活動訊息,也都將公告在「慕光之城」社團。
讓保育更有趣
蛾類調查絕非靠幾個活動就足夠。任何研究都有其嚴謹性,引起興趣以及平民科學家的投入是一個起步,長期的觀察監測則是另一場耐力賽。施禮正說,未來將推動蛾類學會的成立,也將出版相關書籍,讓蛾類保育走得更久更遠。
因為蛾的趨光性,而命名為「慕光之城」的台灣蛾類保育展及社團,重新塑造蛾類的面貌,讓蛾類變得更容易理解而可親。而「慕光之城」結合傳道、解惑、交流、回饋等多元經營,也展現了保育的豐富面貌,誰說保育不能更有趣?
蛾大多都是夜行性,並且會圍繞著明亮的物體盤旋,具備被亮光吸引的趨光性。若要區分蝶和蛾,可依據觸角,蝶類的觸角呈棒狀,蛾類觸角變化較多而呈羽毛狀、梳子狀或鞭狀。此外,觀察休息時翅膀的收放方式,蛾類通常張開平放;蝶類則通常合起。根據研究團隊建議,只要跟著以下3個步驟,就能輕鬆賞蛾! 第一步:了解蛾類的活動時間,設下燈光陷阱 可以從自己家裡開始,從晚上陽台上的燈光或是街道上的路燈去觀察,都可能有意外的收穫!為了讓燈光誘集法發揮最佳的效果,夜晚是最好的觀察時間。整夜都可能有蛾飛到燈下,但不同時間所出現的種類會有些差異。 農曆每月23日到隔月5日這段日子月照時間短,對燈光的干擾少,因此燈光集誘法對蛾類可發揮更佳的吸引效果。一年之中,則屬3至9月是多數蛾類活躍的季節。但可別以為蛾只在晚上出現!若想看到白天訪花與求偶的「日飛蛾」,可在花附近等待,較有機會觀察到牠們。 第二步:賞蛾的工具與方法 賞蛾有2個重要的部分:觀察與記錄。具備一部具有微距拍攝功能的數位相機,能清楚呈現翅膀上所有花紋,以及頭部的側面特寫照,對於後續鑑定很有幫助。 第三步:進行蛾類的初步辨識 要辨識蛾類,圖鑑是必需的工具。詢問蛾類專家也許是最不花腦筋的途徑,但不妨先試著自己依特徵比對圖鑑找找看,你會發現不如想像中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