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30日
摘錄自4月29日新華網內蒙古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烏拉特前旗有個由黃河改道形成的的烏梁素海濕地,至今100多年歷史,水域面積293平方公裡,年產蘆葦20萬噸,是內蒙古自治區最大的造紙原料基地。1958年在此建了兩個造紙廠:塞外星華章紙業和美利北辰漿紙,兩家企業分別建了污水處理廠,但把污水排放在烏梁素海下游黃河總排幹溝內暫時積存,而形成污水暫存池。
11日清晨5時,暴風沙塵肆虐,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佔地5300畝、庫容量超過1000萬立方米的「污水暫存池」堤壩塌陷,由於該池緊貼黃河大堤,風大浪高,危及大堤安全及黃河水質,因此不得已決堤泄水,污水奔湧而下淹沒村莊、農田,讓民眾作出巨大犧牲。目前污水暫存池的決口已被堵住,從15日開始用大型抽水機日夜不停地把污水往暫存池回抽。截至28日約200萬立方米的污水已抽回到暫存池內。
但這「污水炸彈」已不是第一次。2004年6月黃河進入枯水期,需調烏梁素海的水補充。因內蒙古河套灌區總排幹溝管理局與當地政府未溝通,結果退水時將積存在烏梁素海下游總排幹溝內約100萬立方米的造紙污水集中下泄排入黃河,造成震驚全中國的「626」黃河水污染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