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墟的意志:東莒藝術轉場計畫(中) | 環境資訊中心
討沰的日子

廢墟的意志:東莒藝術轉場計畫(中)

2011年08月19日
作者:廖億美;攝影:董逸馨

在藝術進駐基地決定後,社區以動手整理房舍為開始,歡迎新住民的加入。這個計畫從6月到9月,總共邀請5位具備不同媒材專長的藝術家以接力方式進駐社區。不同於一般藝術駐村的經驗,他們所面對的最開始的考驗是生活安頓與環境適應,而在此同時,並跟著居民的生活節奏與方式了解屬於東莒的生活內涵,進而從親身的體驗與感受中發展作品,藉此透過參與式的藝術創作,創造外來者(藝術家)、居民與社區的連帶感。

大埔新住民報到

1.潘羽祐

六月初,畫風充滿綺麗異想風格的潘羽祐帶著一個輕便的行囊,住進了東莒國小前校長大埔的家。或許是因為太久沒有人居,關於大埔的夜晚,連東莒人都是敬而遠之的。也因為如此,羽祐成為大埔新住民的事,一下子成了東莒島的新聞之ㄧ,於是居民們或是白天到大埔繞繞給羽祐加油打氣;或是晚上當羽祐到大坪覓食、盥洗時,更不忘給他溫暖的回應;或是出海捕魚時不忘招呼他一起體驗隨著海浪起伏的快意…..。

羽祐駐村整整二個月,滿身被蚊子叮咬的痕跡,以及一身被驕陽曬出的黑,說明了這些日子所經歷的總總生活上的考驗。他說,剛來的第一個晚上擔心的是阿飄的到訪,之後經歷的是各式各樣的蟲子的攻擊,但是他說,這些在身上叮咬的血,都像是一朵朵綻放的鮮花。他說,因被蚊子嚴重叮咬而不得不告假回台灣修養時,他還是想念著東莒的陽光、東莒的風、東莒的溫度與顏色.....

因為擔任先鋒部隊綜管駐村大小事,羽祐被東莒居民戲稱為大埔村長,從加釘紗窗、增建水塔、床墊除霉、工作室開張,每一個生活改善的細節,都是羽祐用親身經歷換來的改變。而這段時間除了許許多多與環境、與居民的回憶與故事,羽祐還在大埔留下二件作品,一件是矗立在連接大坪與大埔的魚路古道入口的導覽地圖,另一件則是在大埔工作室旁,廢棄漁寮門牆上的充滿詩意與幻想的睡夢大埔。仔細看,每一個作品都有一個穿著禮服卻姿態悠閒的潘羽祐,因為每一個作品就是他的一個異想世界。

image003image001

2.蔡英傑

具有深厚廟宇繪畫功底的蔡英傑,近年來在故鄉東石以從事蚵貝藝術大型創作聞名,而入圍2007年台新藝術獎決選作品─台西國中「希望之海」蚵貝壁畫,蔡英傑亦是主要的促成者。

此次邀請蔡英傑駐村,主要是因為被海環抱的東莒島擁有豐富的貝類資源,例如花蛤、龍螺、沙蚌、海鋼盔等等,而這些隨處可見、俯拾可得的素材,各具姿態與顏色,若能運用在生活週遭環境的美學實踐上,在與地方既有的調性相融合之餘,同時也能夠創造並賦予另一種生命與意義的延續。

蔡英傑七月進駐大埔,在東莒僅有一個月的時間,當他到達東莒的第一天,我們帶著他來到東莒國小校長的辦公室,第一眼,他便被辦公室裡所擺放的馬祖傳統漁船—舟苗纜模型所吸引。或許在這時候他已經有了創作的雛形,但這個想法一直只放在心裡醞釀著,因為大多數的時候,他悠閒但認真地在東莒生活,品味東莒的每一個細節,甚至修補起在居住的房子裡發現的一尊斷裂神像。在駐村的最後一個星期,透過他敏銳的雙眼與雙手,以及對貝類素材運用的專長,集結了許多居民共同撿拾收集而來的龍螺、花蛤、瓦片等素材,完成了一幅充滿東莒元素的美麗壁畫「起帆」:漁民駕著舟苗纜乘風破浪在海上討生活,天上的白雲是白馬奔騰的守望姿態,陸上的封火山牆造型的廟宇庇祐著世代的子民。

在藝術家的巧手描繪下,這一面原本頹圮的牆面頓時成為大埔最耀眼的新景點,不僅吸引遊客在大埔駐足,而最重要的事,這面牆喚起了東莒人的許多回憶,彷彿大埔漁業興盛熱鬧的景象,在這已經靜滯的村落重新躍動,甚至有些人在這面牆流下了感動的眼淚,此一時刻,他們已因此重新發現與經驗了大埔。

image007image005

3.吳娟

在生活中實踐藝術,在藝術過程豐富生活。這是藝術家吳娟最好的註解。過去吳娟的作品以鐵雕為主,但近年來則開始將藝術視為創作的過程,而非僅是作品的完成。在進駐大埔之後,由於藝術家居住與工作的房子,都是從閒置的空屋慢慢整理起來的狀態,甚至包括紗窗、水塔也都是社區居民自己裝設的,而這一個有機的空間成長,便是吳娟創作開始的所在。

因為單調且顏色鮮澀的綠紗窗鑲嵌在老房子顯得生硬,於是吳娟著手改造門框與紗窗,在色彩與構圖的佈局下,頓時讓房子活潑生動了起來;從海灘上撿拾而來的貝殼與各種漂流物,成了一串串珠簾,豐富了空間的層次;而馬祖傳統技藝剪花躍然牆上,讓蒼白的牆面有了表情。在工作室的門外,吳娟運用海邊撿拾的浮球,為「藝術轉場」掛牌,宣告著在這一方小小的空間裡,湧現著源源不絕的創造力,連接過去與未來。

每一天清晨,熱愛瑜珈的吳娟,總是在大埔尋覓最佳的位置,開始她與日光同起的深呼吸;而吃素的她,也因為不方便外食,而漸漸地充實起廚房的設備,不僅做起馬祖傳統老酒麵線料理,而蔬菜更是直接從依嬤、依爸的田裡採摘。生活是吳娟駐村的主調,而這一切也實現在這與人、與環境、與藝術創作的點滴之間。

image009image010image011

4.周孟曄

雖然她人生的檔期幾乎是以一個又一個駐村地點為分界,但周孟曄的駐村經驗過去都比較限於封閉性的藝術村型態,也就是說藝術家在某個機構組織所提供的固定場所中進行創作。而在一個開放性的場域中,充滿了許多未知的變數,這對習慣從自我發展創作的藝術家而言是種挑戰,對居民而言,同時也需要經歷磨合與理解的過程。

在駐村之前,周孟曄預擬了三項創作計畫,分別是「發生關係」、「冰塊計畫」、以及「100 Minutes Per Day計畫」,這三個計畫的核心構想,比較是觀念藝術的取向,她的創作意圖,是將關係的觸動視為一種藝術行為的實踐,但這抽象的藝術方式如何能夠被居民所理解與接受,是我們擔心的部份。但拋開既有的預設,周孟曄先從做為一個居民在東莒生活開始,漸漸地藉由日常生活的互動與社區居民「發生關係」,而此一關係的開展,反而創造了原本的藝術計畫實現的機會。

周孟曄運用她擅長的媒材─紙,用幾何圖案與顏色的組合,在工作室的牆面上慢慢地拼貼滿一整片牆,而此一沒有特定意義與形象的創作,反而激發了觀看者的想像,有人說那像是透著光的彩繪玻璃,有人說那像是廟裡的詩籤…..最後它是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所帶來的,想像的觸動,進而打破的對於事物必須要有固定樣態的既有觀念。而最後藝術家請每一位來參觀的人在這片牆前面合影,留下一個關係的見證,雖然它可能僅記錄下當下的片刻,但也可能埋下一個種子,在某一個時刻發酵甚而影響了參觀者與藝術的距離。

image016image014

5.廖德明

廖德明是以影像為創作媒介的藝術家,去年曾參與北竿坂里紀錄片「大人小孩神乩夢」的拍攝工作。而在離開北竿之前,他跟我們說,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找他回來馬祖,越偏遠的島嶼越好。而今年開始在宜蘭過著半農半X生活的廖德明,在八月稻米收成後便風塵僕僕地來到東莒。在駐村之前,他計畫以影像作詩,寫就一首首東莒的篇章;但在駐村之後,他決定要拍一部紀錄片,挖掘一段關於東莒、海與人的故事。

雖然登島之前看過一些資料,但很快地這些都被拋諸腦後,一旦開始在這裡生活,就要重新打點許多生活的細節,諸如:三餐、飲水、洗澡,這些稀鬆平常的事都成了新課題。除了燈塔、沙灘、星砂等美景,還有許多觀光客無法觸及的生活細節吸引著他的目光。

每天背著攝影機在島上穿梭,每天讓新朋友成為老朋友,從一個外來的所謂「影像藝術家」,到每天串門坐上餐桌,吃著叔伯阿姨自己打的魚、自己種的菜,到陪著他們出海、整理菜園、到衛生所看診,廖德明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只是在創作,更是在生活,更是要回到人民生活的現場創作。

對廖德明來說,這個島給予他的,不只是各種難得吃到的海味,不只是很殺底片的美景。這裡不是世外桃源,因著特殊的歷史背景:海盜及國共內戰的游擊隊、戰地政務的管制與島內經濟、地小人少親族密切的選舉撕裂,讓這裡有著特殊的人情世故。但在這些的背後,這裡卻有著一種與海深深關聯的生命底蘊,在老漁人的臉上,在老師傅的手上,在潮汐終年更替的海上,讓握著攝影機的他欲罷不能。

在生活中體會到的東莒,是人與海的搏鬥,是人與海的牽掛,是人與海的故事。廖德明用凝視的鏡頭,看著這些漁人與海,希望將這樣的感動為自己開一扇窗,也為蜻蜓點水的觀光客開一道門。

image018image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