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腰市集 向土地學習的好所在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彎腰市集 向土地學習的好所在

2011年09月19日
本報2011年9月19日台北訊,特約記者賴慧玲報導

9月18 日「彎腰生活節」農夫市集在台大校園登場你知道餐桌上的食物是怎麼來的嗎?塑化劑風暴後人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9月18 日「彎腰生活節」農夫市集,便將答案產地直送到台北人面前。

由浩然基金會主辦、台灣農村陣線與台大穀雨社學生,來自台灣各地、以友善土地方式耕作的農產品集結在台大蒲葵道上,不只要用健康美味來和消費者搏感情,也要傳達永續自然的農作理念。

活動統籌人陳怡君表示,邁入第三屆的彎腰生活節主要是由台大、世新、政大等大學生籌備與執行,期許在理念傳達上發揮更強大的力量。9月開市之後至年底,每月第三個週日都會在台大舉辦農夫市集,邀集彰化溪洲、苗栗大埔、東勢果本山、高雄桃源、宜蘭大宅院等農友擺攤,並於現場舉辦農友或專家論壇。希望經由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交流對話,豐富現代人對農業的理解和想像。

臺大穀雨社學生開心準備市集工作 政大返穀社學生幫灣寶農友顧攤

甫從台大生傳系畢業、活躍於農運的陳怡君認為,農村議題不僅僅是上街頭的社會運動,「農業終究是回歸生活,是生活的必需。」彎腰生活節提供給農友、消費者、學生一個嘗試的平台,透過三方的互動與認識,一來增加農友產銷的機會與自信,二來讓消費者反思食物與生產者的故事,也讓想為農業盡心力的學生在接觸各方的過程中自我學習與思考。

清晨兩點就從彰化出發的蜂農張永坤帶來了養蜂的工具與豐富的照片,精神奕奕地對駐足試喝的民眾解說蜜蜂如何做出結晶蜜。商業化與工業化讓食品失去過往人情的溫暖,對他來說參加農夫市集除了增加商機,更重要的是告訴消費者食物「是怎樣從山頭帶下來的」。這次的經驗讓他發現台北的消費者步調快、只問價格,不像中部的民眾願意花時間問產品是怎麼來的,關心的是食物的「價值與源頭」。因此他賣蜂蜜還會附帶蜜蜂的故事,讓消費者「不要只是喝蜂蜜,還要去瞭解蜜蜂生態」。

苗栗大埔反徵收自救會的邱玉君一邊向顧客解說自製客家菜干的特色和煮法,一邊跟另一位客人說明大埔徵地的後續現況。除了糧食生產的故事,農村議題也是市集的另一個賣點。苗栗大埔反徵收自救會的邱玉君一邊向顧客解說自製客家菜干的特色和煮法,一邊跟另一位客人說明大埔徵地的後續現況。主辦的學生幫自救會作了一份文宣,讓她推銷產品之餘,也能和更多人分享大埔農人的經歷。

和大埔一起反徵地惡法而建立「革命情感」的苗栗灣寶農人張木村,擺攤之餘四處串門子,與朋友寒暄同樂之外,也觀摩其他農友的產銷手法。灣寶脫離徵收惡夢之後,他的心情變得放心踏實,可以擴大耕種計畫,多參與各類市集「走出灣寶」。走進灣寶的政大返穀社學生則在他的攤位幫忙賣地瓜,同時向顧客宣傳到灣寶當一日犀利農夫的活動。

而對主辦的青年學生來說,彎腰生活節是他們與農村關係的實驗與實踐。台大生工系學生石冠倫從農村陣線舉辦的夏耘訪調營隊與農業議題相遇,進而加入彎腰生活節負責校內聯絡與顧攤工作。他分享接觸農村是一種自我探尋的過程,可以藉此「找到一個對農村議題的著力點,以及人生未來的位置」。在台北長大的機械所學生楊森先則在參與後發現,「瞭解農村更能瞭解城市」。雖然理工學院的學生對社科領域相對陌生,但他體會到人人不一定要投身農業議題,但至少要能關心。加入彎腰生活節第二年的陳怡君坦言籌備工作相當累人,但也很有趣,再累都值得繼續辦下去。她也歡迎更多青年加入接下來幾場農夫市集的工作行列,開啟與農村的初體驗。

除了路過台大校園的社區民眾之外,彎腰生活節主要透過 email 、BBS等社群網絡來吸引客群。從上下游 News&Market 網站平台得知消息的消費者游小姐平日及喜歡參與各類農夫市集,認為其中最吸引的人,是農友以各種巧思製作的加工產品與獨創商品。一位來彎腰市集探訪朋友的日本顧客則表示,日本的農夫市集多由地方政府舉辦,像彎腰這樣由非營利組織籌辦活動較少;他也購買了一瓶桃源香梅梅醬,以行動支持台灣小農復耕。

9 月18 日的農夫市集是彎腰生活節的熱身開場,主辦單位希望讓更多台北消費者認識這群認真的農友與他們的產品。活動將於10 月15、16日達到高峰,將有更多農友加入擺攤, 10月15日晚上並將舉辦免費音樂會與記錄片放映會。更多活動內容請參考腰農夫市集部落格 http://bowtoland.blogspot.com ,或Facebook搜尋 《彎腰農夫市集 Bow to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