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川復育:把流動的生命力還諸河川 | 環境資訊中心

河川復育:把流動的生命力還諸河川

不只是親水空間而已

2011年11月16日
作者:陳瑋駿

※ 編按:前一篇我們談到親水空間的重要性。然而,親水空間是絕對必要的嗎?我們發現,國外有許多近城市的河川,都未必廣設親水設施,只為了讓河川擁有自由呼吸的空間、還給大自然應有的隱私權。然而為了讓生命力重回河川,我們還有其他的做法嗎?

河川是流動的水,也是流動的生態系。人類,乃是這流動生態系中的一份子。河川賦予了人類文明,然而出自於擴展文明的需求,人類逐漸以築堤、建壩、自然河道渠道化與截彎取直等水利工程,箝制住河川水體與生態的自然流動性,於是河川從原本的「生生不息」,變成「奄奄一息」,惡劣的生活品質與面對洪患的危機,是人們必須付出的代價。

面對此景,世界各地的人們逐漸調整過往的不當作為,試圖替河川鬆綁,還給河水與河川生態系自由流動的權利,以換取人與河共生共榮的新相處模式。

圖一:有愈來愈多國家利用河岸的農田構成洪氾平原的一部分,提供河川行水的自由。攝影:marcusjroberts。本圖適用CC-BY授權。還地於河:防洪新思維

過去幾十年間,世界各地的水患愈來愈頻仍。面對氣候變遷,洪水量與發生頻率必定有增無減,未來即使各國的堤防愈築愈高,也難以換來長久的安全。

自古以來與海爭地、不斷發展龐大水利工程的荷蘭,終於在2000年提出「還地於河」的水患管理策略。他們將河流兩岸的堤防向外拓寬,並降低堤防中河道兩側平原的高度,讓河川可以自由改變水道,也能任意在平原上氾濫。荷蘭政府這番作為無非認清了河川本來就是流動的,若要有效改善水患問題,最好的作法便是還給河川流動的空間。

生態工程:恢復河川的生機

此外,德國也早在1998年,針對其國內的布略得河(Brede),進行大規模的復育,像是讓早先遭截彎取直的河道,重新回復彎延的原貌,同時也在河岸復育一些溼地,以發揮淨化水質及滯洪功效。

回復河川自然、多樣的生命力,正是「生態工程」所揭櫫的理念。當我們要改善河川棲地型態,從「零工程」──能不做就不做、將人為工程干擾降至最低的思維開始,到積極的以仿效生態系「自我設計」能力的工程方法,來促進河川的生態復育,都是「生態工程」精神的應用及發揮。

圖二:尼塔河經過生態復育後的現貌。攝影:Christopher Neugebauer;本圖適用CC-BY授權

再以德國的尼塔河(Nidda)為例,這條全長40公里的萊茵河支流,曾是惡名昭彰的高污染河川,兼之水泥化嚴重,成了名副其實的臭水溝。自1990年開始以生態工程來改善河川水質,並恢復自然環境。例如在河岸多栽種植被以減少侵蝕並提供水生動物棲息、在河中利用抛石工法營造多樣的棲地環境並引導水流、把水泥化的僵直河道去除,變成蜿蜒有致的曲流。經過十多年的努力,尼塔河終於擺脫灰色水溝的形象,展現出綠意盎然的勃勃生機。

生態城市:擴大治水面向

然而,面對河川棲地的污染和破壞,多來自沿岸的人為開發,要恢復一條河川的生態,便不能僅著眼於河川本身的改善,而有更全面的考量,例如集水區的森林保育及污染防治、沿岸城鎮的排污逕流減量等。

以美國的西雅圖為例,為了保護自海邊洄游至此的鮭魚,以打造「友善鮭魚的西雅圖(Salmon Friendly Seattle)」的「生態城市」願景,努力改善河川污染與棲地破壞等問題,當地政府發現,排放至河水中的都市逕流挾帶著許多污染物質,嚴重威脅鮭魚的生存,然而將全部的逕流送至污水處理廠的成本太高了,於是展開了自然排水計畫。

西雅圖政府在當地街道兩側種滿植栽,成為草溝,讓都市逕流得以滲透植被,達致水質淨化效果。此外,當地也設計了稱作「小瀑布(cascade)」的階梯式蓄水槽,它不但能一層層過濾髒污的都市逕流,還可以穩定河川的流量,大大降低對鮭魚的傷害。久而久之,西雅圖的人們發現,原來他們不只友善鮭魚,更在不知不覺中恢復了河川的流動生態系。

民眾參與:保護河川一起來

再以西雅圖為例,為了復育鮭魚,西雅圖針對不同的河川流域量身製訂出不同的鮭魚復育計畫,當地的政府與環保團體甚至提供相關的小秘笈,告訴居民如何在生活中友善鮭魚。

回到台灣來看,嘉義達娜伊谷與新北市坪林的封溪護魚行動,都是動員了當地居民一起來巡守溪流,時至今日,兩地的鯝魚數量不但都恢復以往,該流域的生態也重新找回了生命力。

復育河川,需要宏觀的生態視野

河川的本來樣貌,從來就不只是裝載著水體的水道,而是由各個物種相互交織而成的生命社區。在這環境意識逐漸提升的時代,世界各地的人們慢慢體會到維護生命社區的重要性。畢竟,人類也是這生命社區中的一員,復育了河川,最終受惠還是人類自己,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