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蕉坑好山好水 住戶守「百年之約」不賣地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芎蕉坑好山好水 住戶守「百年之約」不賣地

2012年01月01日
摘錄自2012年1月1日聯合報苗栗縣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15年前,苗栗縣大湖鄉富興村芎蕉坑10戶人家,為了保護家園的好山好水,自發性簽署「不賣地」協議書,期限到民國1百年底,直到31日沒有任何一塊地出售,大家的「百年之約」做到了。

芎蕉坑百多公頃的土地,簽約的10戶人家就占了60多公頃,如今市值可觀。10名地主已有3人過世,除了其中1人因債務土地被法拍,無人賣地求現,連第二代都願意延續。

芎蕉坑之名,源自山區道路彎曲如蕉,且種植的香蕉甜美。這裡有溪谷、山丘,景致怡人,離著名的法雲寺及大湖市區不遠,居民有了不賣地共識,年輕人開始回鄉整修老房,荒田也有人整理,家園生態愈來愈豐富。

「十多年來,芎蕉坑沒有因強風豪雨發生過災情」,56歲的古政業在當年簽約戶裡,年紀算輕的,他認為這與芎蕉坑沒被濫墾、濫伐有關。

參與見證、觀察芎蕉坑的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教授王本壯說,當地居民自發性不賣地,創造出典範,是全台社區再造特殊案例,但是否已打造出大家期盼的現代桃花源,其實還考驗著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