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大橋拓寬案 恐影響十三行遺址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淡江大橋拓寬案 恐影響十三行遺址

2012年01月19日
本報2012年1月19日台北訊,莫聞整理報導

淡江大橋的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專案小組第二次審查會昨(18)日於環保署召開,會中出席團體、部份居民以及環評委員都對開發案極不滿意,表示送審資料存在諸多問題。因此案恐導致淡水夕照絕跡、破壞十三行文化遺址、衝擊河岸過境鳥棲息空間,最後環評委員決議應補件擇期再審。

淡江大橋及連絡道路工程變更案,主要內容是主橋面寬增至44公尺、新增台64線連絡道、八里匝道南移500公尺、以及變更沙崙路匝道形式。新版大橋增寬橋面是為了包括雙向人行道、自行車專用道、快慢車道、以及雙線輕軌捷運共構空間。八里匝道南移後距離挖仔尾自然保留區約500公尺,但仍位在台北港北堤溼地範圍內。

環委劉益昌直言,變更後計畫將進入十三行遺跡保存範圍,事涉法律問題;而資料上十三行博物館的照片竟然是去拍八里污水處理廠的那幾顆大球,顯見承包研究的人對十三行完全不懂,如此讓人怎能信任?

這次會議出席的團體包括淡水社區大學、地球公民基金會、綠黨等,都分別提出對這項開發案的種種疑慮,主要著重於景觀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淡水社區大學主任張建隆懷疑規劃單位的無能,18年來只能生出個所謂的「鑽石型」橋體設計,更令人不得不質疑公路總局跟規劃單位是否有利益輸送關係,不然為什麼18年前的設計,買了好幾次,一直到現在還有付規劃設計費。

綠黨發言人王鐘銘指出,會議資料竟然計算出蓋路之後可以每天減碳四百多噸,蓋路之後的減碳效益不是不能算,但是直接用「可以省下三十分鐘車程」來計算,完全忽視蓋路本身的碳排以及未來因為新橋而誘發更多車流量,這種算法完全沒有任何意義。他呼籲要召開整體交通政策環評,不能再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提出交通開發案。

本次會議沒有通過變更案,開發單位必須補件之後,由環保署擇期召開第三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