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01月31日
摘錄自2012年1月31日聯合報澎湖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澎湖文石石源枯竭,政府多年前下令禁採後更是奇貨可居,其中用做雕刻及印材的風櫃文石行情最為驚人,未處理的原石每公斤飆到1萬元,由於市場需求量大,不肖民眾動起歪腦筋,利用電鑽大肆破壞岩脈盜取石材。
馬公市風櫃里除了著名的「風櫃聽濤」外,另一項特殊產物就是風櫃文石,原產地蛇頭山自從政府宣布禁採令,近年來改以古戰場遺址聞名。
當地讓石友深深著迷的,是山腳一望無際的砂砱及遼闊的海岸線,三不五時邀約同好到「賞石秘境」把玩散落海岸的小原石,「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最近石友發現美麗的海岸一夕間變調,岩岸布滿大小坑洞,最大寬度長2公尺、深1公尺,連岩壁上都被鑿出好幾個大洞,滿目瘡痍的景象像是剛經歷一場戰爭浩劫,「讓人看了好心痛」。
「有夠么壽!」村民透露,他曾目睹3、4個男子大白天拿著電鑽、鋤頭就直接開挖起來,行徑囂張,他鼓起勇氣上前「道德勸說」,這群人只是惡狠狠瞪了他一眼,繼續埋頭苦幹,他們到處鑿開岩層敲下裡面的文石,留下滿地碎石及坑洞。
陳姓玩家說,風櫃文石分為山料及海料,山料產在陸地上、質地較鬆,硬度約2-2.5度,在海邊或水底挖起的文石俗稱海料,這類文石長年埋在水中,受到的壓力大、密度高,光澤、色彩美不勝收,雕刻成觀音、佛像等,一小尊價格也要數萬元起跳,行家搶著收藏,一般民眾很難下手,遊客更是望而卻步。
農漁局局長鄭明源表示,盜採行為除了觸犯禁採法令,還可能涉及違反土石採取法、區域計畫法等規定,民眾如發現違法事證可直接向警察單位檢舉,由警方依據犯罪事實通報主管機關究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