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上的受鎮宮大廳藻井上刻著一隻巨大的枯球籮紋蛾,這是因為每年農曆3月3日玄天上帝誕辰日前後,枯球籮紋蛾都會飛到受鎮宮的神像上聚集,不吃不喝長達一個月後又消失無蹤,令當地居民嘖嘖稱奇,稱之為神蛾。然而,並不是每種蛾都能這麼幸運,大多數的民眾仍是視蛾類為有毒、不祥的象徵。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新出爐的《幻蛾-台灣蛾類之美》影片,要讓民眾體會台灣飛蛾之美,進而攜手保育台灣飛蛾,4日也在國際書展中與讀友相見歡。
台灣鱗翅目中,蝶與蛾的種數比約為1:10,也有學者推估台灣蛾類約有6000多種,和目前調查的數量仍有一大段距離。蛾類幼蟲與當地的植被相息息相關,非常適合做為一地長期監測的指標,但因蛾類夜間活動的習性,一向不討民眾喜愛。破除對蛾類的誤解,可說是保育的第一步,特生中心解說教育組組長林旭宏表示,《幻》片算是讓不受重視的蛾類第一次登上舞台當主角。
《幻蛾-台灣蛾類之美》以皇蛾為主角,引導觀眾遍覽台灣飛蛾的多樣性,並了解蛾類生活史。皇蛾幾乎是世界上最大的蛾,也普遍出現在台灣中低海拔。片中也訴說了飛蛾如何演化出與周遭環境相似的斑紋、體型以便能在天敵環伺的環境中求生,長得像胡蜂的黃腹鹿子蛾、廣鹿子蜂,是嚇跑敵手的偽裝;和蜂鳥相似度近八成的長喙天蛾有很長的口器吸花蜜。牠們努力生存,在自然界各司其職。大多數的蛾都是夜行性的,第一次拍蛾的導演許鴻龍說,為了此片,生活作息都跟著改變。
蛾類也屬於授粉生物,有些植物為了讓蛾類授粉,也會配合在晚上開花,這類的花朵多屬於艷麗的顏色;此外,鱗翅目物種的幼蟲,肥嫩無骨,更是鳥類、蝙蝠、蛙類、昆蟲的大餐;而飛蛾也屬於高度仰賴特定植物的物種,族群壯大與否,也顯示植被的狀態。
飛蛾協尋中
為了推廣蛾類保育,特生中心持續在臉書「『慕光之城』-蛾類世界」社團與蛾友互動,今年也將持續推飛蛾協尋活動,透過蛾類協尋,鼓勵民眾觀察周邊的飛蛾,並將拍到的照片註明地點後上傳到臉書的相簿,幫助研究人員建立台灣飛蛾基礎資料。
第1號協尋對象是是黃帶枝尺蛾(或稱為橙帶藍尺蛾),在台灣沒有近似種、辨識容易,因此成為第一個協尋的對象。解說教育組組長林旭弘表示,本種過去並不常見,但目前似乎相當普遍,許多地方都可發現其蹤影,是否與牠的寄主植物蘭嶼羅漢松在台灣被普遍栽種有關,則需更多的資料佐證。有興趣的民眾可加入臉書社團,瞭解更一步的訊息。
- 幻蛾-臺灣蛾類之美-精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