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壁湖保護區 小丑魚穩定繁殖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後壁湖保護區 小丑魚穩定繁殖

2012年02月07日
摘錄自2012年3月3日聯合報報導
本單元由編輯部摘錄每日重要新聞,讓讀者能快速掌握過去24小時內,台灣及世界各地發生的環境大小事,並作為環境事件的歷史紀錄。

台灣原是野生小丑魚的天堂,因人為濫捕及棲地遭環境汙染破壞,各地野生族群數量減少;4年前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在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謢區實施巡查保護,為小丑魚提供「自然安全的家」,經墾管處監測發現,族群已連續4年呈現穩定繁殖成長。

墾管處保育研究課長馬協群說,俗稱的小丑魚,學名是眼斑海葵魚,台灣海域有6種海葵魚屬,分布在東北部、東部及南部珊瑚礁海域,外島的綠島、蘭嶼、小琉球和澎湖等海域也有發現;因人過度捕撈加上環境汙染,近年來數量減少,墾丁海域也無法豁免,族群數量日益減少,是項警訊。

他說,小丑魚原是墾丁海域常見的魚種,因小丑魚易捕捉又難取締,族群量明顯減少,經設置後壁湖海洋資源保護區,因有國家公園警察隊和社區巡守隊雙重巡查保護,加上隔絕廢汙水汙染,為野生小丑魚提供安全的生長環境,族群數量已連續4年呈現穩定繁殖成長。

他說,絕大多數的海水魚類,產卵後沒有照顧魚卵習性,但小丑魚的雌、雄魚具護巢護卵行為,在孵化過程中,雄、雌魚會輪流照顧受精卵,親魚會用吻部清除死卵,利用胸鰭搧動水流以增加溶氧,同時將含氨氮的廢物擴散掉並驅趕入侵者,表現對「子女」的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