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保育台灣黑熊願景的想像(二)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黑熊‧猛獸的迷思

我對保育台灣黑熊願景的想像(二)

2012年02月15日
作者:賴鵬智(野FUN生態實業公司總經理)

300隻的黑熊是多還是少?800隻的黑熊是多還是少?要恢復到什麼數量才算夠或才算多?科學上早有一個物種存續的安全存量論述,本文不在此討論。但我覺得有個說法有待商榷,就是近幾年有極少疑似黑熊進入人類生活範圍(如鐵道、果園)的新聞,也有極少在深山被人類看到或拍攝到的紀錄,即被認為是黑熊數量增加的現象。台灣現在許多山林土地仍持續開發利用,果園、菜園、茶園不斷向更高更深的山區挺進(尤其是原住民保留地),而陷阱狩獵行為無日或減,黑熊的棲地(1000公尺以上山區)飽受干擾或破壞,還有因氣候變遷帶來極端天候災害造成的地變,因此在棲地環境沒有大改善之前,黑熊不減少就好,怎可能還增加數量呢?

台灣黑熊因為行蹤隱密,調查研究相當困難,但要保育牠,就必須先對牠的習性、生態、棲地多所瞭解,這就要靠科學家對牠更多的調查研究才行。

近20年來,政府單位委託或執行有關台灣黑熊的研究案,累計41件,已知的39個計畫合計經費是4千餘萬元。當我看到這樣的統計數字時,非常感慨。20年台灣黑熊的研究、保育、教育推廣總經費才4千多萬,雖然這筆數字在台灣對單一物種的保育經費而言已算數一數二,但一個水保局一個月發包在所謂河川整治的工程都不只4千萬。台灣長久來保育經費在總預算中微乎其微,寄望行政院組織再造後環境資源部成立,對生態保育的經費額度可以大幅提昇,讓台灣黑熊及其他瀕絕物種獲得較多資源以加強研究及支持保育、復育措施。

話說回來,我們對台灣黑熊的未來要抱持怎樣的願景圖像?我個人的想像是原本就該是黑熊棲息的森林環境中,不再有槍聲也不再有鋼製吊索與獸鋏等陷阱(黃美秀老師在深山辛苦捕捉繫放的15隻黑熊中,有8隻是斷掌或斷趾的),違法濫墾的高山農地都恢復成森林,黑熊可以悠然自得的生活、繁衍,族群量穩定成長,登山者很有機會與熊相遇但彼此快閃,而在森林周邊的村莊則因為有機會在特定地點安全的設施內賞熊而發展生態旅遊,台灣的人熊關係友善和諧,台灣黑熊終於可以在寶島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永續生存下去。

工作坊當天討論的願景文字版本頗多,尚未定案,我當天提出的是「確保台灣黑熊自由安全的在野外生存,也許這也未達到寬廣的眼界,語意也還沒完整,尚待整合其他意見與修飾文字。您可能也有其他想法,歡迎您也來表達對黑熊保育願景的期待!

後註:
凡參加研討會或工作坊的與會人員、工作人員等,若有興趣針對兩天的會議發表心得,可以連回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網站的研討會網頁,裡面有個按鈕「心得與回應」,或是直接連到網頁:http://www.taiwanbear.org.tw/posts/20120212001.html

※本文與合作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