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通關越嶺道 文化資源告急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八通關越嶺道 文化資源告急

玉山國家公園生物多樣性發表會報導之二

2012年04月11日
本報2012年4月11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八通關越嶺道的鹿鳴吊橋(資料照片,林務局提供)《賽德克巴萊》將霧社事件的現場能高越嶺道推介給全世界,然而在玉山國家公園內的八通關古道更有說不完的歷史事蹟與故事,但因位處遊客必經之路,當地許多古物已隨著民眾帶下山販賣逐漸消失。昨(10)日玉管處生物多樣性成果發表中,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教授宋秉明即呼籲文化資源主管機關應考慮調查、納管國家公園系統內的文化資源。

國家公園內文化資源欠缺經管機制

令多位學者讚賞不已的八通關越嶺古道,咸認為台灣最具世界襲產之處,從清領時期的八通關古道、日治時間的八通關越嶺道與南橫公路附近的關山越嶺道,皆為重要的歷史現場﹔全區曾是布農族生活的領域,故多舊社、遺址以及抗日事蹟。

宋秉明表示,當地文化資源未進行系統性的維護管理,再加上遊憩活動對文化資產衝擊而逐漸改觀。他在現場透過遺留的菸盒,了解曾經有哪些階級的人在此活動;研究團隊發現日治時期的胭脂盒,標記後就地掩藏,盡可能保持當地源樣貌,保持、還原歷史現場;但長期來,國家公園缺乏文化資源方面的調查,使得民眾將當地的文化資源當古董販售,形成古物私有化的現象。

從文化資源管理的角度,他建議文資會應提供經費、資源制定國家公園系統的文化資源管理模式、流程以及管控程序,並將八通關越嶺古道提報為文化資產。而當務之急是以數位方式把現狀保留下來,有些區位甚至應禁制通行,避免干擾。

一提到國家公園,就讓人聯想到生態保育,其實,國家公園保護的對象還包括歷史、文化資源,而且保護更是一連串調查、規劃,最後導入常規的經營管理,過程中更應注重當地部落、社區的夥伴關係。宋秉明認為,即使是講生態保育,也應包括文化資源的概念,文化資源是包含在生態資源內的。

部落巡查累積基礎調查

有鑑於生態資料庫的必須性以及重要性,玉管處積極發展的「部落巡查」,也完成規劃。玉管處保育課長蘇志峰表示,部落巡查概念類似社區林業,期待結合園區內東埔部落,透過部落族人的訓練以及保育路線規劃,排班巡查,達到園區內自然文化資產調查以及防止、通報不法行為,由此或能衍生生態旅遊的素材。當巡查員嫻熟任務之後,也可成為園區內各項研究的基礎調查員。

蘇志峰表示,社區巡查著重如何增加生態資料庫,目前的委託研究,幾乎都要靠學者進行基礎的資料收集,因此研究計畫也以基礎調查居多,難以更一進步分析研究,而透過部落巡查計畫,將經營管理上所需之資料導入平常的調查監測中。「在保育經費有限下,必須更善用資源。」

對此,台大動物學系博士生林宗以則建議,國家公園是否能反過來整理當地耆老口述歷史,運用於資源管理上,而非以漢人的做法來改變原住民。

此項計畫從2009年開始規劃,歷經兩年多時間,訓練28位巡查員,今年有16位輪班。4條路線編列40萬元,以雇工、車資等項目貼補巡查人員。

【玉山國家公園2012生物多樣性報導】

作者

廖靜蕙

環境記者/自由撰稿人,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主流化。從事社工10餘年,認知到再弱勢的人都可以為自己發言,決定轉投生態保育,為無法以人類語言發聲的生命與土地寫報導。現居台北市,有貓、有龜,以及一些過客。個人粉專「小麻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