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低垂、萬籟俱寂,海洋生物,卻才要開始牠們的派對時間!走下潮間帶,翻看礁石,每一個小潮池,如同一座小世界。
阿拉伯寶螺、小朋友喜歡的派大星,在礁石裡優雅漫步。貼著礁石的綠色小星星,則是會發螢光的海葵。
但四面八方湧入的紅色海水,不定時地,浸染了牠們的居所。突兀的橘紅色礁石,在海岸不斷擴張,海,也逐漸寂靜。
這片變色的礁石,位在桃園觀音海岸。1998年俯瞰觀音海岸,礁石的顏色,還相當自然。學者指出,台灣西部沙質地形裡的這片緜延礁石,不是珊瑚礁,而是由紅色的無節珊瑚藻構成的藻礁。分布範圍,介於桃園大園和新屋之間。特生中心研究員劉靜榆指出,這些藻礁,提供小魚躲匿的空間,因而構成台灣西北海岸重要的漁場。
藻礁的生存歷史,上看萬年,我們卻遲至1998年才認識它。在台灣本島長達1200公里的海岸線中,藻礁,只有短短的27公里,可以說是台灣西部沙質海岸,一串長期被忽略的珍珠。
這串珍珠卻在現世之後短短14年間,逐漸失去光澤。礁石上,小小的章魚還不及長大,就被迫跟這個世界說再見。
愛釣魚的劉先生,以前都會來這片海岸釣魚。如今,他只能在這裡尋找耐污性極高、可以做釣餌的紅蟲。劉先生邁著沉重的腳步,指著連通工業區廢水排放口的富林溪,感歎地說:「現在已經是外海了。但依然有黑色或紅色的水。昨天我來沒有,但今天就有。只要一下雨,水就會變色。」
黑色的溪水,夾雜白色泡泡,傾瀉而下。一波又一波,往外推擠,把整片海洋,染得又黑又紅。生存其中的藻礁,自然也無法倖免於難。
「礁石上面都被染成別的顏色,這些顏色,正好都和工業區的廢水顏色一樣。」長年關注藻礁生態的潘忠政直指,工業廢水長年為藻礁染色,「照道理這個季節(春天),我們應該至少看到藻類開始附生,但這裡都看不到了,那就是工業區帶來的污染,造成了我們整個海岸的污染。」
1998年,觀音海岸,變成了藍紫色的陰陽海。至今找不到罪魁禍首。因為長年以來,居民經常看見,連通工業區污水處理廠的溪水,不是五顏六色,就是惡臭無比,直覺藻礁死亡,是工業區廢水惹的禍。
觀音工業區位於桃園大堀溪與富林溪之間,區內約有300多家廠商,以化工、紡織業者為主,設有污水處理廠。但地球公民基金會執行長李根政表示,傳統工業區廠商複雜、廢水總量缺乏管制,「容易造成污水處理廠處理能量不足,就會有偷排的情況發生。」
2011年,環保署督察大隊發現,觀音工業區的污水處理廠,因為容量不足、偷埋暗管排放廢水長達三年,環保署重罰工業區上億元。但2012年4月11日,觀音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以管線破裂的理由,再度知法犯法。
這次,環保署再罰觀音工業區60萬。但短短一個月後,觀音海岸,又再度出現黑海奇景。
貓抓老鼠的稽查遊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大園一直到觀音一帶的海岸,已經完全死寂。這一帶的藻礁,不再是生物的棲所,集結的垃圾,更預示桃園藻礁的命運。
2001年,桃園觀塘工業區動工,在幾近死亡的觀音藻礁遺骸上,大規模填海造陸,如同鞭屍。工業區旁,還有一座北部最大的大潭火力發電廠。2007年,中油公司為了提供大潭電廠天然氣,從台中港埋設一條供氣管線,直達大潭電廠。為了施工方便,就直接把施工平台,蓋在藻礁上面。怪手短短開挖一分鐘,萬年藻礁的生命,就此斷絕。
不僅如此,台電為了冷卻水排放,興建一道導流堤。填海造陸和堤防,造成北淤積、南侵蝕的凸堤效應,讓還有藻礁倖存的新屋海岸,不斷退縮。而為了保全防風林和居民安全,水利署追加一道堤防,成為壓垮藻礁的最後一根稻草。
師大地理系教授林雪美表示,設置堤防,會讓原本的風積效應,變成浪蝕效應,「浪的沙就在這邊一直轉,轉不出去。等到退潮的時候,就堆積下來,所以這裡的藻礁還沒被髒死,就被塞死了!」
林雪美表示,海堤開發,平均要花十年,才能達到地形穩定。這段堤防,蓋了又毀,毀了又蓋,海岸,不斷處於退縮的惡性循環。
然而,這片位於大潭電廠以南、永安漁港以北的倖存藻礁,並非只受到漂沙影響。劉靜榆發現,水利署興建的堤防裡,竟然埋了事業廢棄物,一次颱風破堤,廢棄物裡的重金屬,全部流進海裡;加上鄰近又有新興工業區,藻礁簡直腹背受敵。
四面八方的威脅,讓27公里的藻礁,只剩下2公里還有生機,但讓人振奮的是,雖然泥沙淤積嚴重,生命的驚喜,依然存在。
「貼著那個礁石上面成長的,就是無節珊瑚藻,它是會造礁的藻。平均每年,長不到0.1公分,換算下來,10年長不到一公分的藻,就是這種藻。」跟著潘忠政,在潮間帶裡行走,每一個潮池,都好不熱鬧。
「司氏酋婦蟹,緊緊抓著一頭章魚,這是牠今天的晚餐。背甲微微高掀,這一隻,是抱卵中的達氏短槳蟹,牠正準備繁衍後代!」
看著奄奄一息的藻礁,用僅存的力氣,守護著海洋生物。在地居民決定發起搶救藻礁行動,要求政府劃設自然保留區,嚴禁任何迫害藻礁的行為。
「搶救觀音藻礁、請給我們觀音藻礁自然保留區!」這聲口號,居民喊了將近四年,至今主管機關桃園縣政府,依然沒有劃設自然保留區。
桃園縣政府農業發展局植物保護科長胡淑芬表示,「劃設是可以劃設,但是劃設的範圍、要管制到什麼樣程度,都還要再討論。因為如果劃的範圍夠大,必須把工業區、海堤都劃進去,就要拿出更多管理策略。」
2012年4月,在民間團體要求下,立法院舉辦公聽會,要求各政府部門,提出藻礁污染源的管理策略。
針對工業區偷排廢水,工業局和環保署,強調會加強稽查,並提高管制標準。但興建導流堤、導致水利署加蓋堤防、帶來漂沙的罪魁禍首台電,並沒有具體提出解決方案,另外水利署也否認堤防裡,埋有事業廢棄物。
藻礁命在旦夕,相關權責單位的應變措施與態度,無法降低藻礁面臨的危機。桃園縣政府,則把問題拋給中央。胡淑芬表示:「保護藻礁很嚴峻,當我們知道以後,台電凸堤已經建好了,中油管線挖了,二河局的臨時堤也建了,觀音工業區也早就存在,所以我們希望跨部會解決問題,藻礁要保護必須解決物理跟化學性的問題,否則會回歸到管理的問題。」
「包括國營事業單位,這些很多政府官員講了很多法令、困難度在哪裡、會哪裡撞牆,不外就是不希望我們設立!」桃園縣政府的回應,讓觀音居民劉奕田相當不滿,「根據自然保留區,設立之後,一些相關不應該抵觸保留區的措施,包括工廠廢水、廢棄物這些,我們自然要去執行。先把它設立,再去排除困難,而不是困難在這邊,你們不要設立!」
桃園縣政府以文資法中,劃設自然保留區需要確定範圍的理由,表示還得再研究。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陳章波認為,保護藻礁可用的法令相當多,除了劃設自然保留區,也可以根據野生動物保護法劃設保護區,要求中央政府積極行動。農委會表示,願意介入協調,「如果縣政府有困難,這兩週內會協調誰來指定。」
農委會的承諾,給了藻礁一線生機。但兩個星期早已過去,藻礁依然還在苦苦掙扎。潘忠政感歎:「照政府這樣的做法,全台保護區都不能設立,這是最後一塊活土,我們還要犧牲嗎?」
萬年藻礁,就要隨著夕陽,墜入黑暗嗎?還是農委會願意記得承諾,指定保護,讓藻礁從黑夜裡,看見曙光。
※本節目將在週一晚間10點於公視首播,週六上午11:00重播
※節目內容及訂閱電子報詳見:我們的島節目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