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人口往都市集中及少子化,一些農業縣以及偏鄉國小招生不足、行政資源不堪負荷,存廢問題浮上檯面。
近日雲林縣內有「森林小學」美名的拯民國小,傳出校地將移轉興建藝術分校,並計畫移植上百棵樹木,地方居民認為是變相廢校且破壞生態,引發爭議。
眷村式微 空小變藝校
位於虎尾鎮的拯民國小,學區以北溪里為主,也是虎尾鎮最小的里,約300多戶人家。據了解,社區有許多單親家庭、隔代教養,教育、照顧資源相對薄弱的家庭, 因小校優勢,師生互動頻繁,無暇接送的家長也能安心將孩子送來就讀。目前共有65位學生,雖然人數少,卻保有許多歷史建築以及自然樣貌,因茂密完整的林 相,而有森林小學之稱。
以黑蝙蝠中隊殉職隊員「葉拯民」為校名,而與黑蝙蝠中隊產生連結的拯民國小,其實並非黑蝙蝠中隊基地,但此處具有地 勢之利,日治時代,已是神風特攻隊的訓練基地,國民政府來台後,也在此設立第一處空軍基地,並成立虎尾空軍小學。這塊充滿傳奇的土地,卻因空軍基地移轉、 眷村學區重劃,而逐漸消失。
即使拯民國小受各方肯定,也獲得教育部的獎項,積極轉優,仍難逃併校以及校地移轉的命運,2011年拯民國小正式走入歷史,成為大屯國小分校,校地則撥給麥寮高中,而這一切看在社區居民眼中,有如逐步廢掉拯民國小。
砍樹廢校 居民難捨
記者週二(5月29日)實際走訪拯民國小,參與當地關心此議題的居民以及縣議員的討論,發現讓居民不滿的還有引進與法輪功密切關係的飛天藝校,但政府卻說是公辦公營,無法交代是否圖利特定對象,顯示過程中缺乏溝通。
家住北溪里的70多歲居民王李笋,有4個孫子即將就讀拯民國小,他認為引進藝校等於是廢掉拯民,而縣政府卻解釋不清如何處理兩校關聯,對於校園內的樹木,本來承諾不砍不移,現在又說要現地移植,他認為縣府缺乏誠信,大罵縣府說謊,都用騙的。
樹林價值在於情感層面 難以替代
雲林縣家長協會台西區執行長丁盈仁,有兩位小孩就讀拯民國小,家住虎尾卻選擇拯民,就是看中小校的優勢,小班教學,孩子能受到更好的教育。他認為,縣府應加強與社區的溝通,說清楚到底要怎麼達到公辦公營,並且要能保留國小以及校名,維護國小的主體性。
關於另一個爭議點:移植校園百棵老樹,幾次會議中,專家認為都是老樹為常見樹種,不是特有種、稀少或有價值的樹,例如苦苓、桃花心木、台灣欒樹,即使移植 存活率仍然高。但對此,幾位居民都表示懷疑。雲林縣家長協會特教委員周怡伶即表示,她也曾請教過專家意見,認為移植對樹木傷害很大,不應只計算半年後的存活率,有些樹在3年內才會陸續死透。
此外,社區居民對老樹的感情十分深厚,捨不得這片陪伴這麼多年,林相完整的樹林被砍。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江炳辛說,這裡原來有房舍,拆除後,外包種植了這些樹造林,十幾年前看著父親拖著鐵牛犁出條溝,一棵一棵種了300棵樹,一路陪伴社區居民成長。
而雲林縣虎尾鎮建國眷村再造協會魯紜湘,也是虎尾空小的第二屆校友即指出,有不少樹樹齡不只1、20年,保存著眾人的幼年記憶,連同校外周邊的樹約有上千棵,已自成林相。不過雲林縣不在18個已完成樹保條例的縣市內,而且拯民的這批樹也缺乏調查。
森林消失 優勢不再
一旦建築量體增加,拯民森小的優勢蕩然無存,森林小學一躍成水泥叢林小學。
「一開始說不會破壞校園,現在卻大興土木,原本可讓孩子了解尊重大自然和樹,卻為了藝術學校砍樹,值得嗎?」丁盈仁不無惋惜地說。
更匪夷所思的是,圍牆之外即為集約式養雞場,距離數十公尺外就可以聞到味道。丁盈仁問,茂密的樹林有如隔離綠帶,一但砍光,禽流感爆發時該怎麼辦?
養雞場外的一排樹木,已噴上紅漆數字,標示出移走後預定蓋校舍的地方。學生將在短短距離內,長期忍受養雞場發出的味道。而原本林木茂密的校園,硬要擠進建築量體,移走的100棵樹樹將另行安插在校園內,到底可不可行?建築規劃圖上還沒有答案。
租用軍方土地或有契機
這天,縣議員周秀月也到場,帶著攝影機到學校拍了一圈做紀錄。他說,附近的土地屬於軍方,特殊農業用地、眷改土地,縣府或許能租用,如此一來可以解決移樹問 題。這個計劃和副縣長施克和所提的替代方案不謀而合,目前正積極與相關單位斡旋,如此一來學生上課學習也不必離養雞場這麼近。
施克和則表示,成立藝術學校是縣長的既定政策,不會改變,雲林縣目前沒有藝術學校且資源有限,創辦之始需引進民間資源,縣府的選項不多,飛天則是當中的一 項,此外也結合台塑資源一起合作。目前台塑提出的計畫最成熟,卻面臨移樹困境。他強調,不會砍樹只會就地移植,而且林學專家也認為原地生態環境相同因此移 植沒問題,不影響林相。
藝術學校增加農村子弟教育選項 應與社區發展取得平衡
施克和也說,麥寮中學藝術分校絕對是公辦公營,因此案為公共政策,必須對社區及教學負責,也須接受社會檢視,絕非由社會團體主導。未來在行政框架確定後,引入師範體系。最近也將成立籌備處,等校區、社區、學生招生、教育資源穩定後,將以拯民為名成立獨立的藝術學校,而非麥寮中學的分校,再加上小學部,成為 12年一貫制的學校。
目前雲林縣有155所國小,其中57所學校學生人數未滿100位,這些所謂的小校,縣長蘇治芬宣布任內不廢校,改以提倡特色學校或小校轉型優質計畫等,力圖留校,6年多來也確實做到了。
「小校的壓力是農業縣極大的壓力,不少縣市面臨不得不廢校的處境,也沒有行政首長願意看到自己任內廢校,雲林縣至今仍未廢校,而農業縣的孩子也應該有藝校的選項。」施克和說。
只是這些理想如何落實,如何讓民眾支持,縣政府需加把勁。施克和承認,此計畫在溝通上確實有疏失,未來將加強與社區居民的溝通,讓藝術學校的存在能服務周邊的社區,和社區發展達到平衡。
【相關報導】坐擁黑蝙蝠森林 拯民國小力爭校園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