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蟲的祕密】自然系「麻豆」——螳螂 | 環境資訊中心
生物簡介

【蟲蟲的祕密】自然系「麻豆」——螳螂

2012年07月04日
作者:李鍾旻;攝影:王嘉靖、李鍾旻

倒三角形的頭部,一對看似不好惹的鐮刀手,這肯定是大多數人對螳螂的印象。螳螂天生肉食性,常埋伏在植物叢間,每當鎖定獵物,便會迅速的伸出那對特化的鐮刀狀前足,捕捉目標。

舉著前足,再加上站立的姿態、能夠靈活轉動的頭,以外型而言,在節肢動物中,似乎沒有比螳螂更加「擬人化」的生物了。看看那張三角臉,端詳起照片中的牠,無論是從各種角度拍攝,螳螂的「眼珠」似乎總是對著相機鏡頭,彷彿天生的模特兒。莫非牠懂得拍照時要注視鏡頭?

圖一:前看、側看、俯看,怎麼「眼珠」老是對著鏡頭?圖中為寬腹螳螂若蟲。攝影:李鍾旻

你在看我嗎?

螳螂的一對複眼,是由無數六角形的小眼所組成。複眼中的黑點,往往看似對著眼前的你,貌似人類的瞳孔一般,讓人誤以為牠正轉動著眼珠,你走到哪就牠就瞪到哪。其實,我們看到的黑點,是自己視線方向中,那些小眼底部之細胞內的黑色色素。由於有上萬個小眼,於是無論從哪個方向瞧,都看得到特定區域的色素,也就形成「對方」似乎都正好也都盯著自己的目光、朝自己看的錯覺。

這種現象在螳螂、一些甲殼類中特別明顯。確實,螳螂有著廣闊的視野範圍;然而螳螂的頭部雖可大幅度旋轉,但眼睛的構造是不能轉動的。此外,螳螂的複眼在光線較暗時,會轉變為深色,彷彿戴起墨鏡般。這是由於色素集中到眼的最外層,這樣的現象有利於一些夜行性昆蟲在黑暗中的視力。

發現,鐮刀手「愛德螂」

螳螂在分類上屬螳螂目,全世界的種類有兩千種以上,已知台灣所產約有二十餘種。牠們一般身形細長,略呈扁平,前足用於捕食,中、後足則用於步行。前翅外觀為革質,後翅收疊其下,展開時呈扇狀。

螳螂為典型的肉食性昆蟲,平時移動緩慢,主要以活的昆蟲為食,若蟲及成蟲均能夠捕食蛾類、蝗蟲……等昆蟲。許多種類往往停棲於植物上,在一些公園、校園、近郊樹叢間都有可能見到牠們的身影。螳螂為不完全變態的昆蟲,若蟲的外表近似成蟲,但不具發育完整的翅。在多次蛻皮後,翅膀始發育完整並達性成熟,成為成蟲。

圖二:台灣花螳螂(綠色型)。(王嘉靖攝影)
圖三:進食中的寬腹螳螂。(王嘉靖攝影)

致命的吸引力

螳螂最廣為人知的一項行為,就是雄螳螂冒著生命危險的交尾。螳螂的雌蟲通常體型比雄蟲稍大,腹部也較為粗大。交尾時,雌蟲常將雄蟲給吃掉,或是將頭給咬掉;有時甚至在交尾前,雄蟲便被對方當成獵物捕食。雖然這樣的情況並非總是發生,若運氣好,雄螳螂仍可在交尾後成功撤離。

雄蟲被吃掉的情況,通常發生在空間狹小或食物有限時。不過犧牲性命的代價,則是補充了雌蟲繁殖後代所需的能量營養。由於螳螂生性兇猛,專門捕食會動的生物,除了交尾以外的情況,同類間自相殘殺也可能發生。

圖四:台灣姬螳螂的雄蟲爬到雌蟲身上,準備進行交尾。(王嘉靖攝影)

交尾後若干日,雌蟲便將進行產卵。螳螂雌蟲會分泌一層泡沫狀物質,接觸空氣後硬化成為保護卵粒的卵囊。螳螂的卵囊又稱為「螵蛸」,通常黏附在植物枝條上,一般而言,其內含有約數十至上百粒的卵,能孵出許多小螳螂。

無論是行為或獨特的生活方式,從螳螂的身上,我們總是能看見許多令人驚嘆的本能。

 

【蟲蟲們的秘密花園】

 

※ 專題介紹:自然生態有時像是人生,看似尋常,但仔細觀察、探究,卻都能發現其中的驚喜和隱藏的意義,而這些驚喜和意義往往是組成生命的要素,值得我們推敲、了解,本週起生物簡介專欄將為讀者一一揭露昆蟲們的小秘密。

 

※ 本文與合作刊登